盐边县渔门镇五村二组的移民户周伟一家,紧跟县上对移民实行产业扶持的步伐,利用二滩库区水面发展水产养殖业,现有网箱4200平方米,“我家今年靠网箱养鱼产值估计应该有六七百万,收入不会低于200万吧。”14日,记者在该县采访中了解到,众多农村移民对他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依靠产业扶持实现收入增加感到满意。
盐边县是二滩电站库区的主淹县,承担着二滩库区移民任务的78.3%。该县历年来把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作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点,集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鼓励和支持广大移民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早日富裕。特别是自去年以来,该县以项目整合资源,实施骨干工程,即“打造移民新村,盘活一湖水,种好一片地,确保二个站”,让移民同步受益。 益民乡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个移民安置新建乡,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移民新村风貌,成为盐边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选点。各级党委、政府特别关注,市、县移民办与相关部门单位通力合作,全面提升该乡形象。到目前,该乡新完成坡改梯3500亩,种植经济林木60.7万株;改造乡村道路12.5公里,配套田间水系12.3公里,实施200亩节水灌溉试点,新建路坪社500吨自来水厂;主干道两旁规范种植行道树,沿线农房统一进行立面打造;改善乡中心校、卫生院和水果协会办公设施……“我们这里环境越来越好,交通更加方便,人们都在铆足了劲搞发展。”船房社的彭玉春说起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而在今年新建的桐子林电站移民搬迁金河安置点,29户农民对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的事也放下心来:最迟7月20日,专门为他们架设的3.5公里管道和改造的4公里水渠将全部通水。对红格镇及周边的5000多移民而言,他们的生产生活用水已完全有了保障,因为红格提灌站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得到了加强。据悉,仅今年1—5月,县移民办就筹资100万恢复水毁沟堰36条。 “移民后期扶持重在发展农业支柱产业。”县移民办主任刘兴伦告诉记者。水产养殖以有效利用二滩库区水面搞好网箱养鱼为主。去年,在库区改造网箱10.7万平方米。今年4月,引进通威集团,以“公司+农户”形式,共同实施库区水面有机生态养殖;现有移民养殖户169户,网箱面积已达11.9万平方米。库区网箱水产养殖步入规范化、规模化。 “种好一片地”,重在利用库区周围土地、光热资源,实施万亩枇杷基地建设,培育、壮大枇杷产业。去年,周边5个乡(镇)的54个村发展枇杷2万亩。今年在移民办的组织下,已完成新的1万亩建设规划,当前正在实施水系配套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