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10)日由省、市水利、土肥、园艺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攀枝花市果园节水微灌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鉴定会上获悉:通过科研项目组多年的研究试验,目前我市的果园节水制度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保护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节约用水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我国农业“十五”发展纲要将节水农业技术列入了“十大科技”行动中。2000年,市科技局先后向市农科所、市农机与节水技术推广站下达了“攀枝花市果园节水微灌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科研项目(包括山地果园节水灌溉研究、攀枝花市部分果蔬微灌制度研究等)。我市科研人员从2000年开始,分别在米易、仁和、东区、西区等地建立了10多个有一定规模的高效节水示范园,并建立了节水灌溉研究推广中心试验厂等,开展了技术攻关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针对我市大面积栽培南亚热带芒果、龙眼、石榴、荔枝等水果品种及土壤、气候等特点,筛选出了适合我市栽培果树微灌的四种灌水制度,形成了一套山地微灌系统的规划布置与结构设计方法,初步研究出了果园节水增产的机理。目前,果园节水微灌技术已在我市推广14066亩,亩增产率32.37%,节水31.17%,亩增纯收益926.57元,获经济效益1770.4万元,年经济效益1482万元。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出了集节水设计、安装、灌溉技术为一体的专业技术人员,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省、市专家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程序后一致认为:项目组在研究节水制度的数学模型、设计方法上有创新性,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果园的最佳灌水制度,其节水、增产效果达到我国同类项目先进水平;该研究成果创新性强,应用价值高,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促进了水果产业的发展和荒山绿化,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专家们建议,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以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