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产品

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关注现代农业发展

2007-02-08 08:32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周越 阅读
 富民强市,无农不稳。

  农业的基础性功能支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主控着农民群众的生活。

  粗看我市社会结构,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他们的生产生活水平见证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程度。

  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从上至下,都把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容置疑,发展现代农业则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首要任务。

  市八次党代会要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市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07年的政府工作时,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明确了目标:做大做强特色水果、早市蔬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生物产业等五大产业;加快发展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优势的农业品牌;围绕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与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的委员着眼新农村建设,共话现代农业发展,为我市农村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就

  2006年,全市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农业总产值完成21.92亿元,增长6.1%,突破多年基本保持的5%;实现农业增加值13.01亿元,增长5.9%。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布局日趋合理,粮食生产稳中有升,蔬菜、水果、烤烟面积扩大,畜牧水产快速发展,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

  农业产业化迈出新步伐,小桐子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了锐华农业公司、天成丝绸公司、发茶热带水果示范场等一批龙头企业。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高堰沟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完成,一批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成效。新建小水窖3.5万口,彻底解决了农村3万人的饮水困难和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共识

  尹森(市人代会列席人员、市农牧局局长):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这既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又是繁荣我市农村经济的科学决策。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才能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邓浙林(市人大代表、盐边县委书记):没有产业化的引导,农副产品就没有更宽的市场和更高的下延附加值。发展现代农业,要的是农民组织化程度更高,农产品规模化生产逾强,其途径就是推进农业产业化。

  刘先伟(市人大代表、米易县县长):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各县、区的传统农业生产都有了很好的基础,只是没有彻底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在新的时期,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着力建设现代农业,这顺应了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符合我市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

  张天辉(市政协委员、市水利农机局副局长):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现代的新型农民,现代的农业科技和现代的基础设施。我市“小农业”的格局在许多人眼里成为了定势,当前,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给做强我市农业创造了机遇。

  ●路径

  尹森:发展现代农业,我们首先要做强特色农业,走“一村一品”之路,让农村各地迈进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人才强村、生态建村的轨道。用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市场导向的现代农业理念引导农民;用机械化、信息化、良种、良法、良壤、节水农业等现代农业科技与设施夯实全市五大农业产业基地,并在推广、运用中逐步装备全市农业。其次,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市场要求组织专业化生产,用产业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完善市场基础设施,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培养农村经济人队伍,建设现代市场营销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邓浙林:盐边县发展现代农业,在巩固和发展现有的蚕桑、茶叶、烤烟等七大农业产业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修中心水库,组织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修建乡村道路等。推行科技改造工程,培养新型农民,组织专家下乡,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以天成丝绸等优势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生产,农产品销售实现品牌化。积极建立农产品运销队伍,让中介组织和担保公司等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刘先伟: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为米易县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为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装备水平,重点解决好水、电、路、气等方面的问题,在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上实现新的突破。创新机制,在农业新技术转化和成果运用上下功夫;政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用现代发展理念引导、培育龙头企业,规范、扶持专合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主体,扎实开展实施“农村实用百万中专生计划”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打好人才基础。

  张天辉: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水利农机部门将完成3.9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总投入7000万元建水窖、水池、山坪塘和引水渠,进一步完善烟水配套设施;完成1700多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项目,重点是项目区渠系配套、山坪塘整治和高堰沟水库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整治6座病害水库;实施高效节水示范,推广喷灌、微灌、滴灌技术;建设村道107公里;增加农机购机补贴。

  ●诉求

  苏登平(市人大代表 米易县丙谷镇芭蕉箐村支书)发展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应尽快提高;示范村的建设应有具体的办法;中山区应加强“一村一品”的引导和培植,加快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把道路、沟堰等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好;河谷地区应增加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的冻库设施。

  韩大祥(市政协委员 攀农农业集团大祥果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目前制约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党委、政府应狠下功夫进行解决。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不能仅靠企业自身来发挥,要靠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我市当前装备现代农业的人力、物力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运用还需大大加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