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产品

为民清风拂彝乡

2007-05-20 14:45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徐海涛  罗斌

  今年,仁和区啊喇彝族乡把“让群众满意”作为领导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最重要的检验标准,扎实推进惠民工程,取得较好效果,受到群众好评。

  七项惠民行动见真情

  活动中,啊喇乡党委通过挂村领导下村组宣讲、召开村党支部扩大会、走访区乡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公开专栏和监督热线电话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着重了解掌握群众不满意什么、最盼望什么。

  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该乡从群众最盼、最愿的事情抓起,确定了关系老百姓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生活环境改善等七大惠民行动实施项目,并采取定工作目标、定实施方案、定责任人员、定完成时间、定完成效果的“五定”制度,狠抓组织实施。目前,啊喇乡已构建起了农村医疗保障机制,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已达91%以上,这将有效减少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在苍蒲地樱桃成熟前,实施了水淌田10公里公路路面整治,解决了农副产品运输难问题,方便了客商进山收购樱桃。乡党委、政府与平地镇、云南永仁县维的乡协商,建立了边际经济协作机制,就规范樱桃市场进行多方协作,促进了果农增产增收。为发掘历史文化,开发生态旅游,同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水果产业,筹资20余万元,启动了营盘山公路建设,为实施清凉消夏游、发展三产促增收创造了条件。大力实施农村能源沼气建设项目,已建成沼气池190口,占总任务的63%。通过抓住烟草行业的产业扶持政策,努力解决本乡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目前,烟水配套工程正紧锣密鼓进行,水沟完成了1公里,水池水窖完成占总量的70%。该乡还争取到了130万元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该项目实施后,将有效解决3个村10个村民小组的人饮安全问题,受益人数达3000人以上。

  七项“惠民行动”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一些农民群众由衷地说:“乡里搞整顿,我们得实惠”。

  五条增收渠道助农谋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农民最盼是增收。为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实现,啊喇彝族乡提出五大措施解决农民增收难和乡财政增收难问题。一是抓“红、黄、绿、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红”是樱桃,主抓销售市场规范,提高售价;“黄”是烤烟,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烤烟任务,搞好一条龙协调服务,提质提价;“绿”是蔬菜,重点通过设施农业建设,引导农民实施无公害化种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白”是香米,借助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啊喇香米”品牌,走农户+公司经营路子,靠品牌增收。二是突出服务抓税源。通过主动协调解决大竹河水利工程的移民、征占地、占道、农民用水等问题,为重点工程服好务,保工程进度,保财政增收。三是抓特种经济作物发展。争取林业部门的支持,在全乡23个点进行块菌种植试验,通过为示范农户提供菌种、进行科技服务等,缩短块菌成熟期,助农增收。四是发挥境内砂厂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包装开发项目,引资搞发展。五是合理开发林业资源,积极筹划林地流转项目,将啊喇丰富的林业资源转化为资本,向“绿色银行”借钱促地方发展和村民增收。

  通过领导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开展,凝聚了力量,解决了问题,推动了发展。今年一季度,啊喇彝族乡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其中财政收入完成全年任务的28.3%,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全年任务的30.2%,全乡经济社会实现了开门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