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产品

实施科普惠农 促进农民增收

2007-07-05 08:22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卢明

  2006年,米易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7元,较全市高113元。米易县科协以实用技术培训为切入点,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着眼点,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着力点,以帮助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全面实施科普惠农,全力推进农村科普,取得较好成效。

  抓队伍建设,壮大科普主力军。团结乡(镇)科协、农技协、县级相关部门农技人员、农村乡土科技人才和外地专家五支队伍,整合各种科普力量,壮大了农村科普工作队伍,充分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作用。

  抓宣传教育,提高科技意识。县科协始终把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每年举办科普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科普日和冬季送科技下乡等大型科普活动,与县广电局联合开播《科普大莲车》周末版,举办“科技进校园”、“农村实用技术进课堂”青少年科技教育,在各个乡(镇)建立科普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农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知识,普及《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蔬菜种植技术》、《水果种植技术》、《农业技术资讯》等实用技术,大力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自觉反对封建迷信和法轮功等邪教活动,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进一步增强相信科学、运用科学、依靠科学的科学意识。

  抓特色产业,做实农村科普。米易县蔬菜、枇杷等产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规模较大,县科协组织科技人员以此为重点,兼顾共性产业,印发技术资料,开展经常性技术培训,举办田间学校,绿色证书培训,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使广大农民都有机会学懂必备的农业技术,有效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做实农村科普工作。

  抓试点示范,树立高效样板。将农村科普工作与特色产业结合,着力抓好各类试点示范,为所有农业经济项目打造了参观学习的看点、技术示范推广的辐射点,为广大农民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典型,促进了高效项目、优化组织模式和各类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

  经过五年的努力,米易县壮大了科普培训的人才队伍。加强科协机关建设,选配好乡(镇)科协主席和秘书长,积极发展壮大各类农技协,成为科协系统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骨干力量。目前,全县科协系统已有科普培训、科技推广专业队伍45人,县级农技人员、乡土农技人才和外引专家队伍103人。不断发展壮大的多元化科普人才队伍,为开展农村科普培训,进一步搞好农村科普提供了人才保障。

  培养出大批农技能手。围绕蔬菜、水果、甘蔗、烤烟和畜牧业等27个农业种养殖业实用项目和蔗—粮、果—粮、果—菜、麦—瓜—稻、稻—萍—鱼、粮—桑、桑—菜等20多个种养殖立体农业高效模式,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500余期,培训农民约18万人次,使8万余名务农劳动者平均接受2次以上培训,90%的农村劳动者掌握了1-2门与生产劳动相关的农业技术,10%的农村劳动者成为技术人才,其中984人获农民技术职称,1526人获绿色证书,380户各类科技示范户受到县委命名表彰。

  建立各类示范样板。建立早春瓜菜、早春枇杷、晚熟芒果、肉牛养殖、稻菜轮作等47个高效项目和优化组合模式的各类示范方片(点)60个,立体农业试点以来,为全省发展远郊型特色产业树立了示范样板,加快了支柱产业发展,促进了实用技术推广普及。

  发展壮大了特色产业。县科协与相关部门一道,以筛选特色项目导向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特色产业为载体,以科普培训为先导,强化实用技术培训,发展壮大了早春枇杷、金攀西烤烟两大特色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为全县农民可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