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产品

王明琼:小养殖谋大发展

2007-09-05 08:24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晏洁 阅读

 如今的仁和区仁和镇干坝塘村家家户户都养着收益可观的商品鸡,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589元。然而,1992年前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1000多元。谈及这一巨大变化,村民们无不说“多亏了王明琼”。

  1992年,养鸡致富的王明琼被选为仁和区仁和镇人大代表。当选之初,她对人大代表的认识仅停留在“开开会、吃吃饭”。随着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以及上门了解政策、反映困难和发展愿望群众的增多,王明琼对人大代表职责和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当年,她决定将自己在5年多时间里“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养殖经验与村民分享,将自己的人大代表生涯充实起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让村民们相信养殖商品鸡能致富,1993年,王明琼发动全村的村干部、党员、人大代表、村民代表每人养殖30只商品鸡,经带动村民们纷纷加入了养殖行列,养鸡也成了当地群众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通过几年的发展,到1997年底,全村商品鸡养殖规模达到年出栏2.5万只,实现产值50余万元。

  为老百姓办实事,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王明琼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1995年,她当选为干坝塘村党支部书记;1997年,经村民选举,她担任了仁和区、仁和镇两级人大代表。当上镇人大代表后的王明琼,更加实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

  在市场上拼搏多年的王明琼深知产品产量、质量在市场中的分量。为此,她开始着力扶持、培育养殖大户。

  魏永兵是干坝塘村的第一位“上门女婿”。这位四川仪陇来的小伙子,胆大心细、头脑灵活、养殖积极性高,但苦于缺乏资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明琼立即给他送去500只鸡苗及配套饲料,鼓励他先养后还。在王明琼的帮助下,经过7年的努力,2006年底,魏永兵家已形成了年出栏商品鸡3000余只的养殖规模,家庭收入也由1998年的不足1万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5万余元。“我们能脱贫致富多亏了我们的贴心书记、爱民代表王明琼。”谈到这一切,魏永兵激动不已。

  在王明琼的带动下,2004年,全村年出栏商品鸡50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达5户,出栏商品鸡30—100只的养殖户比比皆是。

  2004年的禽流感让王明琼昼夜难眠。她一边帮村民领取禽流感疫苗,一边琢磨着如何降低村民的养殖风险。数天后,她毅然决定放弃现有的年出栏商品鸡1万只的养殖场,选择了程序更复杂、投资更大、风险更高的种鸡养殖。

  为让村民尽快发家致富,通过反复考察,王明琼选择了体形大、生长期短、经济效益较好的桂林大发乌鸡作为种鸡,并于当年投资3万余元引进种鸡3500套。在为村民提供优质鸡苗的同时,王明琼进行跟踪服务,在商品鸡各个生长期为村民提供相应的疾病防治知识和服务。如今,王明琼养殖的种鸡已达8万套,基本能满足全村养殖户的需求。2006年底,全村共出栏商品鸡10万只,实现产值300余万元。

  干坝塘村因缺水而“闻名”。为打破缺水对全村快速发展的制约,2002—2006年,王明琼争取资金30余万元对全村的山坪塘进行了治理,解决了600余名群众饮水难、用水难的问题。同时,她还争取资金20余万元,硬化、改造村道2.1公里;积极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目前,全村189户农户已有119户用上了沼气。

  大多数村民的生活有了改善,但当看到还有4户贫困户仍生活困难时,王明琼急在心头。为尽快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王明琼经常上门为他们提供种植、养殖信息和技术,了解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2002年,经选举王明琼又担任了攀枝花市人大代表,肩负起了更多人民群众的嘱托。在带领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同时,王明琼还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各项职责,多年来作为市、区、镇人大代表,她共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议、意见和批评100余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