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村道公路建设纪实 曾成国 张进 米易县的一段高标准混凝土村道公路——小街村水泥路面铺筑近日顺利竣工,这标志着小街村2000多人从此行路不再难;400余亩早春蔬菜、100余亩水果运输不再难。这是米易县今年实施村道公路建设惠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米易县委、县政府顺应民愿,把村道公路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全县共投入8648万元,建成和改造农村公路274公里。其中:改造县乡道路100.5公里,建成通乡水泥路、油路33.3公里,新建通村公路118.2公里,改造通村水泥路22公里。 今年,米易县把奋力加快村道公路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的“行路难”问题作为实施惠民行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办实事,促进新农村建设。 项目强化宣传发动:掀起村道公路建设热潮 突破“瓶颈”,发展致富,成为米易人最迫切的愿望,米易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把村道公路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广泛宣传发动,统一干群思想。结合米易实际,研究制定了《米易县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农村公路建设,掀起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新高潮。同时,明确了有关部门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职能职责,要求各部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将农村公路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支持农村公路发展的“绿色工作通道”,进一步简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强化服务质量和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为农村公路发展多服务、服好务。 县里成立了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农村公路建设的第一、二责任人,建立了农村公路建设组织领导体系,保证了农村公路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县委、政府召开了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动员大会。组织了项目乡(镇)的村、社干部和部分群众代表进行农村公路建设大讨论,进一步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思路,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扩大了宣传面,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路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破解资金难题: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十一五”期间,米易县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总计要投资约1.9亿元,除纳入省、市补助的7631万元外,尚差11447万元的缺口资金,为解决这些缺口资金,米易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搭建融资平台,组建了米易县安宁路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国有独资公司的优势,首批贷款50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极大地缓解了工程资金短缺的压力。同时,由公司担任业主承担工程建设的管理任务,解决了企业法人的问题,使管理纳入了正规市场化运作。二是抓住机遇,大力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以争取上级“以奖代补”资金。三是整合各部门支农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四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一方面积极争取企业赞助,另一方面鼓励受益群众捐资、捐款、投工投劳进行农村公路建设。五是尝试采取出让、拍卖公路及桥梁冠名权、项目开发权、广告权、客运线路专营权等无形资源换取民间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在农村公路项目资金的使用中,该县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实行财务公开、分级负责、分级监管的办法,严禁资金截留、挤占和挪用。 突出建管并重: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米易县加强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管理,通乡公路工程项目按照“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要求,建立了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质量监督工作。对于通村公路建设,主要通过由村民大会选出质量监督小组进行现场质量监督。同时,该县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组织,并组建了工程试验(检测)室,以加强农村公路的质量检测和通村公路的技术服务。在工程建设中,严格实行项目公示制,在施工现场设立告示牌,将项目实施的时间、规模、技术标准、资金筹集和使用安排、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等情况向群众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经过公示牌公示后,群众对实施的项目相关情况一目了然,资金、财务,一切都交村民代表小组进行管理,干部只负责指导和监督。此举加大了群众对项目实施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修路积极性。 注重效益发挥:路通百业兴 路通,群众不再为卖难发愁。米易始终坚持把村道公路建设与联县、联乡、联村、联社、联院、联产业带相结合,与高速公路网络相结合,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结合,与农业资源开发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打通了山区“血脉”,汇聚了各种资源,激发了经济活力,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种植业生产全线飘红,今年上半年,全县种植业总产值达2965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623万元,增幅13.92%,增加值2253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753万元,增幅13.92%,农民人均增收156元;粮食作物产量增加,产量达15086吨,同比增加201吨,增幅1.35%。粮食产值29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万元,增幅0.23%,增加值22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万元,增幅0.23%;园林水果产量大幅上涨,总产量7160吨,同比增加1596吨,增幅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