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产品

科技搭桥 全市小春喜获丰收

2007-07-30 08:21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本报记者 杨辉 陈帆

  种土豆也能赚大钱

  “当了30多年农民,今儿终于晓得啥子叫科技了!”7月20日,望着眼前绿油油的田野,盐边县红格镇农民张久发心里乐滋滋的,他家今年种植的4亩早春土豆,共卖了1万余元,这是以前他想都不敢想的。

  与传统种植相比,张久发家种植的早春土豆,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并选用优良的脱毒品种,使每亩地的产量达到了1500至2000公斤,并且由于上市时间的优势,今年的早春土豆价格达到了每公斤1.8元左右,每亩能为农民带来近3000元的收入。

  记者在市农牧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在玉米、西瓜早熟蔬菜等小春作物上,都广泛采用了这种保温、保水、保肥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取得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效果。今年全市小春实际种植面积为20.1万亩,总产量达到了4.9万吨,比去年增加0.2万吨。

  小春丰收科技含量高

  据介绍,今年我市加大了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在小春作物中,品种优良率达到了80%以上。同时,今年我市还加强了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的转化和运用,早春土豆、地膜玉米等技术在盐边县红格、新九等地进行广泛栽植,并获得了丰收。

  为了更好推广新技术在全市农村的应用,市农牧局今年积极开展多种技术培训活动。截至目前,今年我市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7.25万次,“阳光培训2000人”已完成培训1321人,并大力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农业专家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户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有1062名农民取得了大专学历,6248人取得了中专学历,我市农民进一步向“技术型农民”迈进。

  农民卖粮有保障

  麦子收得多,但玉米种得少,为了满足喂猪的需要,要先到集市上卖掉麦子,再买回玉米才能解决问题,一直以来,仁和区大田镇农民李勇都为此发愁。但今年他再也不用这么麻烦了,市粮食局为了方便农民,在小春粮食收购季节开展了一项名为品种兑换的业务,根据农民需要,粮食部门把玉米拉到农民家中,按市场价格兑换农民手中的小麦,尽最大努力方便农民卖粮。

  记者同时还了解到,今年市粮食局在各粮食收购点公布收购的品种、价格和质量标准,保证今年小春粮食收购公平公开。在粮食收购期间,市粮食部门还加大了对小春粮食收购执法检查的力度,严厉打击压级、压价、拖欠农民售粮款等违法行为,让全市农民真正享受到粮食丰收带来的实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