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资源

攀枝花市投资结构首次呈“三二一”

2008-02-18 20:53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刘蔼岚 阅读
 过去一年,投资和出口就象两驾飞奔的马车驶上快车道,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2007年,我市围绕培育壮大钢铁、能源、钒钛、化工等主导产业,着力抓好重大产业化项目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呈现出“总量适度扩大、速度稳定提高、结构趋于合理、活力不断增强”的格局,基本建设、更新改选、房地产投资全面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72亿元,增长23.88%。

  “去年,我市资金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以及高技术、低污染的高附加值行业,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投资进一步减少。”市发改委投资处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去年,我市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简化项目审批程序,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有效激发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改善投资环境,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了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有效发挥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示范、支撑和带动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保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固定资产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也是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长期以来,攀枝花投资以国有投资为主。去年,民间投资延续2006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完成投资70.64亿元,增长37.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47.5%,比2006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钢铁、钒钛、煤化工和矿产综合利用开发项目和房地产等项目成为民间资金的重点投资方向。民间投资的高增长,表明我市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7年,我市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上升,三次产业分别完成投资2.84亿元、67.38亿元和78.5亿元,投资结构首次呈现出“三、二、一”结构,在总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为52.8%,比2006年提高7.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一半以上投入到第三产业,优化了我市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者消费信心逐步增强,推动了零售业、房地产业的繁荣;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的不断创新、证券市场的异常活跃和居民保险意识的增强,带动了金融业的快速增长。这些成为拉动我市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在固定资产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动力的同时,去年我市外贸出口再创新高。2007年全市出口总额1.9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4%,其中攀钢出口仍是“主力军”。去年,攀钢面对出口宏观调控政策和国际反倾销诉讼等国内国际不利因素,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减少了钢坯出口,增加了重轨、热轧板、镀锌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全年出口收入15166万美元,同比增长18.4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0.02%。

  过去,我市民营经济出口收入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不足10%,2007年提高到20%,出口产品品种也有所增加,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拉动我市出口收入的重要力量。

  据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出口企业的服务力度,充分挖掘地方企业的出口潜力,促进有出口能力的企业和产品走出国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