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旅游

打造生态新仁和

2007-03-26 09:12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引言 本世纪初,攀枝花市城市总体布局进行调整,仁和片区被确定为攀枝花市中心城区之一。为实现城市资源向城市资本的有效转变,仁和区及时调整城区规划,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按国家山水园林城市标准,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城区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南亚热带风光,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

  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不经意间,仁和正在向最适宜人居的目标悄然迈进。

  走进仁和,你会看到,昔日的“臭仁和”早已旧貌换新颜,呈现在眼前的是青山绿树草坪映衬下的一座座现代高楼,漂亮的休闲广场和精致的小花园……每到夜幕降临,广场、花园都成为了仁和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不懈进行的生态工程成就了仁和的青山绿水,再加上不断改善的城市面貌,受到了一大批房地产开发商的青睐;而春天花园、上海花园、四季花城、远达南山花园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环境优美的生活小区,又促进了仁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这便是仁和区努力用好用活城市资源,坚持抓规划、抓管理、抓设施,做强做大城市经营文章、打造出最佳的现代生态人居环境取得的成果。

  生态工程造就青山绿水

  打造最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一直是仁和区追求的目标,也是仁和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最大的优势所在。

  环境保护事业与仁和的城市发展一直相伴相随。

  2002年以来,仁和始终不遗余力地开展生态工程。四年间,仁和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466公顷,荒山造林7506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占补平衡新增加耕地面积1.79万亩。这使仁和的自然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与此同时,该区加大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公共设施建设。

  在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过程中,仁和区通过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在大力发展煤化工深加工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钢铁加工、非金属矿综合开发利用等产业,有效协调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仁和工业在“蓝天”下迅速成长壮大。

  2006年,仁和区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30%和80%;城区绿化覆盖率由2002年的33%提高到了54%;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5.63%;尤其是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了99%,全年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1天。

  用活城市资源提升城市价值

  近年来,仁和区坚持把经营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树立新的经营城市理念和先进思想,用足、用活、用好城市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了仁和区的城市价值。

  从城市建设发展实际出发,仁和区坚持“三抓”,即:一抓规划,搞好仁和城区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及金江、大河中路片区等规划的完善工作,促使土地增值,合理配置城镇资源,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二抓管理,加强政府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土地一级市场,推行“阳光土地政策”,在抓好土地市场整顿,清理存量闲置土地的同时,加快经营性土地实现土地供给由行政配置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加强城市建设环境整治,营造良好城市发展环境;三抓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建立经营城市的良性融资机制,由单一的政府投资逐步向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方式转变,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其中,尤其是建立了以社会投资为主要资金来源,建、管、用相分离的公益性项目投融资体制,努力开辟新的投融资渠道,积极吸纳区内民间资金参与市政设施建设。

  在城市建设中,仁和区将招商引资作为强力“助推器”,成功实现了市政建设投资多元化,加快城镇供水管网、城乡输电网、通讯网和广播电视网建设。推进大河流域仁和镇段河道整治工程、仁和春天小区、远达南山花园建设和第一农贸市场改造,加快仁和行政中心和仁和文化中心建设工作,建成了攀西建材市场、渡仁西线机电、钢材市场及攀西汽车城等项目,抓好同德、大田、平地集镇的进一步建设完善工作,发挥了中心集镇作用。

  抓基础呈现城市新亮点

  一直以来,基础设施薄弱是仁和区城市发展中的“硬伤”。因此,近年来,该区以适宜人居、方便生活为主线,加大了设施建设的力度。

  仁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了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建成了大河东路改造工程、仁和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仁和商业文化广场、攀枝花火车站广场改造、大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及大河路、渡仁西线亮化美化等工程,完善和提升了仁和城区的基础设施规模及档次。大力发展了房地产业和社区服务业,仁和春天花园、建桥上海花园、四季花城、远达南山花园、怡景阳光等一批房地产项目陆续建成,社区服务业正蓬勃发展。大力发展了建材、汽贸、农资等产业市场配套建设,渡仁西线汽车产业贸易区、第一农贸市场改建工程、攀西建材城、钢材市场等已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力发展了商业、公用事业、餐饮娱乐业的设施配套建设,对仁和街路面、人行道及街道亮化美化进行了改造,使仁和城区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

  到2006年底,仁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到8.7平方公里,自来水水普及率达90.7%,燃气气化率87.6%,日清扫保洁面积52万平方米,人行道铺设15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54%,城市绿地率51.6%,人均公共绿地6.4平方米,人均住宅使用面积21.4平方米。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攀枝花市的中心生态居住城区雏形正初步显现。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招商引资工作的推进,仁和的房地产业、建材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和其它服务业蓬勃发展,攀钢附属工业园区等重要园区逐步建成,将为仁和聚集旺盛的人气和商气,也必将促进仁和城市经济和城市文明快速健康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