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茶馆文趣

2006-06-22 09:03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余以太 阅读
 人上了年纪,总爱做儿时的梦;

  梦里,我又总是回到了儿时成都的老茶馆。

  我又看到了那位高个儿,面容清癯,精瘦又十分精神的老先生正襟危坐在用几张茶桌搭成的台子上,拍着“惊堂木”,目光烁烁地在说评书。我和街坊里十来个同是八九岁的“青勾子”伙伴儿挤在门边听得也那么眉飞色舞。站累了,我索性翻进门槛,盘腿坐在遍是烟头、瓜子壳的过道上,顿感一身轻松,听得格外惬意。殊不知被跑堂掺茶的小伙计恶狠狠地搂屁股踢了一脚,也不吱声,只挪挪地方,依然听得入神。相隔几步之遥,就有自家大人舒舒服服地坐在竹靠背椅上,但也只睥睨一眼,也不责怪小伙计,也不责怪自家娃娃,若视而不见,依然那么笑眯眯地品茶听书,一副大肚能容天下的君子相。倒是还站在门槛外,没胆量翻进来的小伙伴群体里发出了“嗤嗤”的笑声,幸灾乐祸地:“活该!好狗不挡路……”每当这时候,无论别人怎么奚落,我是不会还嘴的,俨然一副“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派头。我明白,这茶馆里坐着的好多胡子拉碴的大人其实也跟我一样,斗大的字认不了几筐,但他们却能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地谈古论今,不外乎就是茶馆坐得多,评书听得多。

  我就这样,读书刚启蒙,就完成了对我国宏大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封神演义》、《济公传》等等的人物和情节的熟知通晓。随后,国家对评书艺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过教育、“洗脑”之后,他们又把《青春之歌》、《红岩》等等搬进茶馆的评书台,“惊堂木”依旧拍得脆响,茶客们依旧听得如痴如醉。我也就这样很自然地把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接上了轨。

  后来自己有能力读书了,对茶馆的认知再不像过去那么纯净、浅显。著名作家老舍的《茶馆》,沙汀的短篇名作《在其香居茶馆里》,以及后来曾一度称为“样板戏”的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滨》,其中情节也是在茶馆里展开的。茶馆里不仅有评书,能够让人通古晓今,还是当时当地的民俗风情,街坊的家长里短,人世间形形色色的明争暗斗的集大成之地。甚至阶级斗争,地下党员和国民党特务都在这里斗智斗勇。而茶馆老板却既有本事八方应酬,又能与万般是非、腥风血雨一丝不染,干干净净地做他的生意,最是十足的人精。再后来,我就有了一个梦或曰“理想”:将来自己有条件了,就去开一家茶馆,一边当老板,借这方窗口观社会风云变幻,人情冷暖,一边舞文弄墨,写尽万事苍生。假如有一天,说书先生拍着“惊堂木”说的是我写的书,那该多有趣啊!

  一个人的理想如果与社会的变幻不合拍,那就到死也成不了现实。如今,由茶馆羽化而成,林林总总的装修豪华、奢侈的茶楼、茶艺馆等已成了全封闭天地,大门虽然敞开,却有屏风遮挡,大堂里又套着若干小间,像帝王的陵寝。进出这些茶馆楼者多是真“款”或假“款”。这样的茶馆楼老板我不仅没条件当,就是进去坐坐,那也是即或有吃螃蟹的勇气,也没吃螃蟹的口福了。

  日前,盐边新县城的文友,县作协主席张永康先生打来电话,执意邀我去喝茶。我当然明白他并非邀我上茶楼,但心里还是忐忐忑忑——吃茶的含意有时太模糊了。多年前去广东,友人安顿在宾馆下塌后说:“旅途辛苦了,早点休息,明早我来请你去吃早茶。”曾听说请吃早茶是广东人对客人的厚待,老板间大的商务洽谈都是在吃早茶中敲定。这足见主人的盛情了。次日一早醒来,我正犹豫该自己吃了早饭再应邀去吃早茶,还是忍着肚子,吃了早茶再去吃早饭时,主人就已按响了门铃。吃早茶时,只见服务小姐推着小车,满载比酒杯稍大,比四川的盖饭茶杯小得多的精巧细瓷杯,翘着兰花指,一杯杯端上桌的却并非茶水,而是吃食,其中我能认得的就仅鸭掌、鸡翅,样样份量吝啬得如四川话说的“不够粘牙齿”。这样的吃食上了一轮又一轮,耗时不少,主人耗费不小,可结束时,我肚子里还是空落落的。我暗自叫苦:天哪,这样的早茶款待但愿不要再来第二次,而今天,张永康老弟邀我在盐边新县城喝茶,他又要弄出点什么新花样呢?

  到盐边新县城,见到张永康老弟方知:他邀请喝茶,原来什么花招,什么悬念也没有,就是真真实实地进茶馆喝茶。

  茶馆是盐边县颇有名气的书法、雕刻艺人,县供销社下岗职工肖彬开的。其父肖云方也一生酷爱书法艺术,曾连续两届获攀枝花书法现场比赛二等奖。建盐边新县城的奠基石上的“奠基”二字,就是肖云方书写,其子肖彬雕刻的。因此,父子二人在盐边新县城里足以自豪。

  我们来到肖彬新开张不久的茶馆,未进门,一股浓浓的墨香、文趣就扑面而来。这茶馆总投资20余万元,装修也够气派,但有别于任何封闭、神秘兮兮的茶楼、茶艺馆。这是适宜文人雅士及文墨爱好者,读书人聚会的沙龙。店堂正中靠壁放置一约两平方米的长方形书案最是惹眼。书案上铺设羊毛毡,整齐地放置有宣纸、大型苴却砚台、细瓷大笔筒、各种型号、规格的毛笔齐全。进门右侧屋角置一大型藤编三层书橱,放置有《攀枝花日报》、《书法报》,有期刊《攀枝花文学》、《盐边宣传》、《家庭》、《知音》、《健康视点》,有书籍《领路者之歌——攀枝花劳动模范风采录》、《四十年辉煌——攀枝花建市四十周年》《毛泽东诗词书法鉴赏》、《学生必背古诗词》、《英语神厨》、《上下五千年》,又有文学名著《尘埃落定》等及攀枝花本土作家出版的一些文学作品集。墙上装裱精致的书画也尽是攀枝花作家协会、盐边县文化馆和攀枝花本土知名书法家、画家赠送的作品。

  最具意义的是茶馆开张那天,盐边县作家协会在这里召开年会,市作家协会也赶来祝贺,市作家协会主席刘成东还赠送了他专为这家茶馆书写的风格清秀飘逸的书法行书作品。开业至今,常有盐边县和攀枝花市及大企业的文人墨客光顾。

  我儿时记忆中的文趣十足又包罗万象的茶馆看来已经与时代永别,只能在记忆中伴我一生了。

  在肖彬的这个茶馆里,我又找到了些许慰藉,几丝清凉。

  因此,我十分感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