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毛泽东在1925年》:真实幽默的毛泽东(2)

2007-11-05 09:53 来源:新华网综合 作者:何建明 阅读

    在结构方面,这部作品也有独特之处。作品结构奇巧,由两条线索贯穿,人物分头叙述,事件交织而成。描绘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交织进行,出场人物虽多,分而不散;矛盾冲突不断,渐渐成形。敌我双方主要和次要人物性格,既有正面描绘,更多的是在矛盾冲突中鲜活体现。矛盾和斗争是统领全篇隐伏或彰显的主线,主线由两条明线交织而成,主要和次要人物的描画,是主线上的珠玑,人物是血,事件是水,两相融合,入情入理。

    作为韶山五杰的毛福轩沉稳多谋,李耿侯耿直善疑,钟志申性子暴躁似李逵,毛新梅是个慢性子郎中,庞叔侃是个血性青年,他们都是毛泽东的同窗或儿时朋友,性格各异。花费笔墨较多的刘剃头也是刻画得较好的一个次要人物,由他穿针引线,牵出了许多的曲折故事,体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细察刘剃头,可窥一斑。忌讳直书,能找到极恰当的细节,展现了作者的功力。寥寥几笔的老族长,仅用夹杂在话语中的咳咳声,轻轻点染,就生动了一个人物,渲染了当时的气氛,亦是极妙的一笔。

    毛泽东是一个博学多才、智慧过人、幽默风趣的人。毛泽东这段时间的故事,在目前的许多传记文学中都没有反映,杨华方先生因在毛泽东的家乡工作,了解毛泽东早年在韶山的故事是占地利的,并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想象,在艺术手法上大胆创新,因而故事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鲜明,内涵更丰富,把青年毛泽东所具有的性格特点描述得有声有色,是一部极有思想性和趣味性的作品,也是了解青年毛泽东,了解我国早期农村民主革命,进行传统教育的好读物。

    相信杨华方这部作品有众多读者。我愿意向大家推荐。

何建明

    2007年3月于北京

    本文为《毛泽东在一九二五年》的序言

    何建明:江苏苏州人,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一、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获得者。现任《中国作家》主编、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何建明文集》六卷本、《何建明获奖作品集》五卷本、《部长与国家》、《根本利益》、《恐惧无爱》、《落泪是金》、《共和国告急》、《本世纪的最后秘密》、《野性的黑潮》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