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领导人本来就对“东风压倒西风”的说法就不敢认同,现在毛泽东又用如此轻松的语气说,如果帝国主义摔原子弹,社会主义也可以摔,而且“极而言之,死掉一半人”,那就更不敢认同了。后来,赫鲁晓夫在其回忆录中说:“在会议进行期间,已经出现了某些迹象,表明这种摩擦可能会采取何种形式表现出来。当出席会议的80多个代表团谈到热核战争的可能性时,毛泽东发表了一次演说,……那时,除了毛以外,大家都在想着如何避免战争。我们的主要口号是:‘继续为和平与和平共处而斗争!’可是突然来了个毛泽东,说我们不应该害怕战争。” 11月21日,毛泽东离开莫斯科回国。此次莫斯科之行,使他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威信大增。与之相比,赫鲁晓夫不免黯然失色。 这次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云集莫斯科,表面上看是二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力量的一次盛会,但就中苏两个大党而言,在空前团结的表象之下,却潜伏着某种危机。第一,苏联党极力鼓吹“和平过渡”,而中国党则对此大泼冷水;第二,苏联党要千方百计避免战争,特别是核战争,而中国党的态度是既要争取和平但又不要害怕战争,即使是核战争也用不着怕。正是在这些理论问题上的分歧,为后来的中苏大论战埋下了种子。(文章摘自《“文革”前夜的中国》 罗平汉/著 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