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2007年中国诗歌排行榜暨第16届柔刚诗歌奖发布(2)

2008-01-22 01:00 来源:中国艺术批评 作者:综合 阅读

潘维

  作为江南才子,他是愿意让诗歌及文化责任在身上发挥作用的少数人。2004年以来,他连续策划了两届杭州“不完整世界”诗歌文化活动,以及20场以上的地方性诗歌朗诵会,前后邀请国内外重要诗人、画家130多位,组织众多诗人撰写艺术家画传(已出版8册),通过已颁发两届的“中国诗歌贡献奖”,彰显和强调了诗歌语言在当代文化中的特殊作用。他成了能避开个人世界的局限,利用从诗歌提炼出的诗意描述,贡献于当代文化的少数诗人。

曾蒙

    这个“70后”的重要诗人,偏居西部小城攀枝花,却以一己之力,主持中国资讯最丰富、最具有先锋性的民间文学艺术网站——中国艺术批评网。中国艺术批评网的诗人专题,以其前沿性、实验性和革命性,见证当下汉语诗歌现场的最新动向,也使其成为汉语先锋诗歌的重要阵地。曾蒙的工作,同样彰显着我们的时代诗人作为一种生存方式的可能性。


刊    物

《青年作家》

    在中国的城市格局中,成都一直作为“诗歌之城”存在。在这个能够唤起人们许多想象的城市,居住和生活着一大批声名在外的诗人。这些诗人不仅在过去影响了中国当代诗歌的潮流,今天依然活跃在诗歌创作的前沿。《青年作家》是一个曾经沉落的刊物。2007年第1期,《青年作家•新诗库》开栏。对于这个新栏目,该刊总编章夫认为:“在2007年《青年作家》的版面上,我们特地推出一批活跃于中国诗坛的现代诗人。旨在记住在诗歌生存最艰难的环境里,那些坚守艺术良知的诗人。”从已出版的数期来看,涉及到北岛、芒克、顾城、食指、舒婷、海子、柏桦,其梳理当代诗歌写作谱系,进行文学史和诗学建构的企图相当明显。2007年,《青年作家》在中国的“诗歌之城”成都,因为诗歌而再生。

《延安文学》

    延安,中国西北角的一座古城,当下诗歌的“外地”。如果没有一本叫《延安文学》的刊物,没有其背后的诗歌信徒对诗歌倾注的艰苦努力,人们注定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这个地域在当代诗歌版图的意义。可因为有了《延安文学》,这本虽则在大学图书馆尚难觅到身影,却在民间唤起崇敬的刊物,让我们不得不在诗歌和这座偏远城市之间建立起某种不容忽视的关联。它每期的“今日写作”栏目,以十数个页码集中发表诗人的专辑,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准,都是当下中国诗歌版图所无法忽略的一个存在。

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

发起人:何言宏、傅元峰、马铃薯兄弟、黄 梵

    2007年中国诗歌排行榜评委会:
    何 平(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杨四平(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邓 程(文学博士、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羊 霞(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何同彬(南京大学在读文学博士、《扬子江评论》编辑)
    马永波(文学博士,诗人,翻译家、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吴晨骏(诗人、小说家)
    育  邦(诗人、小说家)
    陈祖君(南京大学在读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何言宏(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元峰(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马铃薯兄弟(诗人、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编审)
    评委会秘书:徐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NextPage]

二、第16届柔刚诗歌奖

  出于对“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成员们的信任,柔刚先生于2007年夏天,决定将“柔刚诗歌奖”第16届(2007年度)至第20届(2011年度)的评选,交予“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并且宣布将主奖奖金由往届的5000元升为9999元。受此重托,也为了公平公正起见,经过与柔刚先生的慎重协商,“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对评奖机制进行了改革,把弊端丛生的“个人申请制”改为“他人提名制”;同时为了使奖项的设置更加合理,把入围奖名额由每届4名改为每届2名,入围奖奖金由每位500元升为每位2000元。
  
    第16届柔刚诗歌奖征集提名的活动于2007年11月1日拉开帷幕,得到诗界的广泛重视和热心支持。截止2007年底,提名信箱和提名地址先后收到70人左右被提名诗人的材料,经剔除无效提名和被提名的评委等,最终有效提名为57人。鉴于被提名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荣誉,显示出诗人已得到他人的尊崇,我们把有效的被提名诗人名单公布如下(以拼音字母为序):

第16届柔刚诗歌奖被提名诗人名单

    阿钟、柏桦、陈先发、陈琦、陈诗哥、灯灯、刀、非亚、符力、高低、黑马、胡越、侯马、互偶、黄旭峰、蒋楠、蓝蓝、老巢、刘春、耒子、兰雪、墨人钢、泥石流、宁明、祁国、宋琳、沙克、沙沙、三子、汤养宗、王小妮、王文海、王长征、王锋、魏景威、小海、小小麦子、辛酉、薛仁军、许军、叙灵、肖水、肖英杰、于坚、严力、叶匡政、杨子、远村、臧棣、郑小琼、张羊羊、周南 周越、芷泠、赵亮、周承强、宗霆锋

  2008年初,“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的11位在宁评委,在充分阅读纸质提名材料和电子提名材料基础上,进行了第一轮投票,即从上述57人中选20人。第一轮初选投票前20名名单如下:

    蓝  蓝(11票)提名篇目:《火焰与风》等
    宋  琳(11票)提名篇目:《短暂的白昼》等
    王小妮(11票)提名篇目:《在夜航飞机上看见海》等
    叶匡政(11票)提名篇目:《葡萄藤》、《塑像》、《生活》等
    柏  桦(10票)提名篇目:《水绘仙侣》(长诗)
    刀    (10票)提名篇目:《幻想性生活》等
    小  海(10票)提名篇目:《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等
    严  力(10票)提名篇目:《中秋月》等、《明天的一首狗诗》等
    杨  子(10票)提名篇目:《黑色的栅栏》等(《胭脂》诗
    于  坚(10票)提名篇目:《便条集》等
    郑小琼(10票)提名篇目:《雪》等
    陈先发( 9票)提名篇目:《前世》、《与清风书》等
    小小麦子(9票)提名篇目: 《窟窿》等
    刘  春( 8票)提名篇目:《或者葵花》等
    汤养宗( 8票)提名篇目:《食牛耳者说》等
    侯  马( 7票)提名篇目:《我以多莉的名义向人类致意》、《一代人的集体无意识》等
    辛  酉( 7票)提名篇目:《旅途中的月光》等
    臧  棣( 7票)提名篇目:《与物游丛书》等
    非  亚( 6票)提名篇目:《一些日子》等
    张羊羊( 5票)提名篇目:《大地与天空的距离》等

  第二轮评选,即从上述20人中选5人。第二轮评选投票前5名名单如下:

    柏 桦(7票)提名篇目:《水绘仙侣》(长诗)
    宋 琳(7票)提名篇目:《短暂的白昼》等
    蓝 蓝(6票)提名篇目:《火焰与风》等
    刀  (5票)提名篇目:《幻想性生活》等
    郑小琼(5票)提名篇目:《雪》等

    最后一轮评选,即从上述5人中选出主奖和入围奖获得者。最终评选结果如下:

获奖名单

    柏 桦(8票)获主奖 获奖篇目:《水绘仙侣》(长诗) 奖金:9999元 详细阅读》》》
    宋 琳(7票)获入围奖 获奖篇目:《短暂的白昼》等   奖金:2000元
    刀  (7票)获入围奖 获奖篇目:《幻想性生活》等   奖金:2000元 详细阅读》》》

柏桦获主奖理由

    柏桦早年从对法国象征派的浸染中,窥见过个人性灵的超然指向,并以其疏离的空间建构和对汉语气性特质的颖悟,而逐渐与象征派的指引相脱离,从而形成温柔蕴藉、格调高致的诗歌气质,与其生命品质形成互相滋润与印证之关系。

    语言运行的快速与抒情主体的激昂内化为富于个性的音乐感,而收束发散型思维于整体境界,以情韵节奏接续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抒情特性的单纯内敛中,交织以浪漫昂扬的血性,音色高亢悠远,精神姿态前倾,在语境破碎的时代氛围中,保有可贵的生动和完整气象。

    在信念与行为加剧分离的普遍懦弱中,柏桦敢于坚持诗歌修炼与人格形塑的内在关联,体现出卓然不群的清洁精神,在汉语诗歌精神力量日渐萎缩的加速度崩溃中,展现挽狂澜于既倒的英勇气度。

    在其获奖作品《水绘仙侣》中,诗人尝试探索诗歌写作超出私我行为局限的方法,深入文化历史地层的无穷幻变,探寻普遍救赎与文化维系的巨大潜能,为汉语诗歌获致与复杂文化情境对话的宝贵能力,开启了一条崎岖而隐秘的路径。

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

发起人:何言宏、傅元峰、马铃薯兄弟、黄 梵

第16届柔刚诗歌奖评委会:

    何言宏(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元峰(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马铃薯兄弟(诗人、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编审)
    黄 梵(诗人、小说家、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马永波(文学博士、诗人、翻译家、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吴晨骏(诗人、小说家)
    何 平(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育 邦(诗人、小说家)
    羊 霞(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
    何同彬(南京大学在读文学博士、江苏省作协《扬子江评论》编辑)
    陈祖君(南京大学在读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注:第十六届柔刚诗歌奖颁奖会将于2008年3月举办,具体时间地点另告。

    协办机构:南京评论网(www.njpinglun.com)、中国艺术批评网(www.zgyspp.com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