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生活和情感的寄托(2)

2012-05-29 16:35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姬少亭 王珏玢 阅读

    承载精神

    “美食寄托着许多细腻的情感。”《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导演张铭欢说,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摄制组工作人员历时13个月走遍中国60多个地方。

    面对纷杂的食材,张铭欢和他的同事确立了一项选择标准:拍摄承载中国人精神的食物。

    在张铭欢执导的 《时间的味道》一集中,一位香港大澳的老奶奶在老伴过世后依然坚持制作以前与丈夫共同做了几十年的虾酱。“对于她来说,虾酱已经不是简单的食物,而是她生活和情感的寄托。”

    “我们要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陈晓卿说,“正如纪录片文案中写的那样,‘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城市变得极为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楼宇森林之间烹饪的食物和空气中食物的香气。”

    陈晓卿说,中国之“变”是这部纪录片的重要主题。“我们在纪录片里展示了传统农耕的中国,也告诉大家很多传统正在改变,有些片中出现的人儿女去大城市工作,他们可能是最后一代传承手艺的人。”

    《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巨大关注,为制作人员带来赞誉,也带来极为专业的批评。

    “我们没有想到这个片子会吸引很多高端人群,甚至是专业的文化工作者,他们对纪录片中的文案、画面等制作细节提出了一些批评,非常中肯。”刘文说。

    刘文指出,这部纪录片在选题、叙述方式、品质和营销上都趋于国际化。在4月初举办的法国戛纳电视节上,《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世界购片商关注。

    “随着观众预期的提高和成功的市场营销,可以预见接下来会拍摄‘舌尖’的续集。”陈晓卿说。

    新华社记者 姬少亭 王珏玢(据新华社北京5月27日专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