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狂涨数十倍 普洱茶“疯狂”背后的质疑
新华网昆明4月27日专电(记者肖春飞 仇逸 邹峥)不久前,由60多人和6辆车组成的“盛迎”队伍护送着一块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百年普洱贡茶,从北京辗转全国多个地方,直至终点云南,声势浩大,使普洱茶热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近年来,普洱茶的蹿红速度几乎可用“疯狂”二字形容:价格狂涨了数十倍甚至百倍,收藏者越来越多,甚至有卖掉宝马车收购普洱茶的“新闻”……人们在为古老的普洱茶重焕青春而欣喜的同时,也对普洱茶的“疯狂”提出质疑。
记者在一张随某品牌普洱茶赠送的宣传品上清楚地看到:“世界各国医学证明普洱茶十一大功效”,包括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抗衰老等,甚至能防癌、抗癌,“普洱茶有杀死癌细胞、抗突变、防癌功能……”不像茶叶,更像灵丹妙药。 事实上,正是“喝普洱茶有益健康”的宣传,使普洱茶备受推崇。上海唐韵茶坊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恒祥告诉记者,在他的茶坊,现在喝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这种需求体现了生活条件的改善”。上海市岳阳医院名医特诊部主任徐敏华表示:“普洱茶消食醒酒、化痰、清暑生津等效果比较明显。现代人普遍营养过剩、饮食比较油腻、血脂偏高,所以受到追捧。” 但是徐敏华同时表示:茶具有保健作用,饮茶历来被当作延年益寿的好方法,有提神醒脑、利尿强心、生津止渴、消食醒酒、降压抗老防衰的功效,“这不单单是普洱茶独有”。 龙华医院周端教授表示:茶的保健作用是一种辅助功效,普洱茶在降脂、心血管保健方面比较突出,但不像传说中的神乎其神,也不能期望太高。茶叶对身体的作用是一分为二的,如果过量饮茶,可能产生弊端。总体上说,茶是一种健康饮料,可使人身心放松,但是如果炒得价格比贵重药材还高,则有步入歧途之感。 “越陈越香”几乎成了普洱茶的一大“定律”,也就是说,陈年的普洱茶年代越久就越好、越值钱,记者看到一些普洱茶的保质期一栏甚至写着“越久越好”,这也成了普洱茶被大量收藏、囤积的论据。 但是记者试图探寻“越陈越香”一说的来源时,却发现似乎面临一个悖论:一方面人人都在言之凿凿“越陈越香”;一方面市面上老茶尤其是陈化了10年或20年的老茶几乎没有,绝大多数茶客也没喝过这种老茶。 “‘越陈越香’是台湾、香港的消费者炒作出来的,原产地的人也不知道这个东西越陈越香。”云南省普洱市驻上海联络处一位工作人员说。 精通茶道的上海作家丁宝德说,历史上除了云南产地外,普洱茶主要销往蒙藏牧区和港澳地区,普洱茶有“云南产、香港卖、台湾藏”之说,“越陈越香”的概念最早由台湾收藏者炒作出来,他们最初在香港收购陈茶,随后又到内地收购,旋即东南沿海的收藏者风起云涌,如今这股风吹遍全国。 上海品茗台主人王京利告诉记者,他的茶馆开业时,有人送了一小块20年的陈茶,“一块普洱茶放了多少年,很难说清楚,别说一般消费者了,就是我们,也不是很懂普洱茶,这种茶叶以前不为人知,相关知识一片空白。” 比喝普洱茶热更热的是收藏热,有报道称:有投资者囤积了数以吨计的茶叶,普洱茶已经从一种消费品变成一种投资品。 由普洱茶热,不少人联想到若干年前的“君子兰热”,“疯狂的君子兰”疯狂的结果是成千上万的跟风者倾家荡产,普洱茶会不会重蹈“疯狂的君子兰”覆辙?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纯博士认为,普洱茶一旦变成天价商品,问题接踵而来,“普洱茶被称作‘越陈越香’,类似于某年产的名酒,但普洱茶毕竟不是古董,最终还是要回归正常价值。普洱茶也许比刚开始的时候要贵一点,但价格不会像现在炒得那么高。” 上海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汪胜洋说:普洱茶有收藏价值,收藏热对普洱茶产业来说是个好机会,古老的茶文化得以普及、推广,发扬光大。但汪胜洋同时指出,普洱茶收藏热之中蕴含着风险,“从一种消费品提升到一种投资品,比一般产品投资风险要大得多。现在普洱茶市场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从马帮进京,到故宫百年贡茶回滇“省亲”……普洱茶之大热,原产地政府可谓烧了几把猛火,社会各界对此褒贬不一。 丁纯博士认为,普洱茶近年来知名度迅速提升,地方政府在其中推波助澜。宣传固然重要,但要想使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制定标准,规范市场,才是政府目前急迫要做的事,“现在普洱茶市场比较混乱,如果不加强管理,就可能会像当年的唐三彩一样,原来很珍贵,但后来连地摊上都有了,把正规品牌毁了。” 云南大友普洱茶博物馆馆长廖义荣说:“政府有必要成立一个茶产业危机应变小组”,专门研究普洱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如何应对,现在有的地方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是不利于普洱茶规范化发展的。 “任何一个产业在刚兴起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主流是好的。”云南省普洱市驻上海联络处主任杨彬表示,目前普洱市非常理性地对待普洱茶发展,认真抓好产品质量、诚信、科技研发等工作。一方面实施了老茶园有机化改造、新茶园引用新技术、保护利用古茶树等规划;另一方面择优扶持龙头企业,提供贴息、银行贷款做大做强;另外,普洱茶的省级标准也已制订,从今年“七一”开始实施。 西双版纳地区由于未受第四纪冰川的侵袭,保留了大量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其中就包括了各种茶树品种。1982年云南茶科发现的18个茶叶新种均分布在西双版纳地区极其周围。举世公认,茶树的栽培与茶叶利用始于中国。在勐海县南糯山发现的树龄达800多年的人工栽培的茶树王;在勐海县巴达乡发现的树龄1700多年的野生茶树如今乃茂盛生长;而干粗叶茂的古茶树在西双版纳地区分布较多。有力的说明了西双版纳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发源地,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产地之一。 西双版纳,西汉时属益州郡,东汉时改属永昌郡,唐宋时属南诏蒙氏和大理国段氏政权的“银生节度”。南宋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一了西双版纳地区各部落,建立了“景陇王国”,可仍归属大理国。元朝时大理国被消亡,西双版纳进入土司统领时代。 西双版纳最早种植茶树的先民是濮人(布朗族)。他们祖祖辈辈种植茶叶的最早记载始于唐朝,并有了关于古“六大茶山”的记述。到了清朝中叶,位于西双版纳的古“六大茶山”茶叶生产达到了鼎盛时期。用马匹为交通运输工具,将茶叶产品运出,销售于国内外。当时,位于西双版纳的“古六大茶山”均隶属思茅厅,思茅厅又隶属于普洱府,普洱就成了(现今西双版纳地区和思茅地区)茶叶集散贸易的中心。故外地人士就把这些茶概名为“普洱茶”。其实,当时普洱并不产茶,经集散于普洱销往国内外的思茅沿边十二版纳所产之茶,被盖以行政区域之名“普洱”而命名。清·阮福的《普洱茶记》所言:“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思茅厅界地也,厅治有茶六,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撤,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这一记述的六茶山都位于当今西双版纳境内,充分说明了普洱茶原产于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故乡和主产区。由于茶叶品质优良、茶汁味美,还具有明显的保健效果而名誉天下。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清末及民国时期“六大茶山”逐渐走向衷落。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重新开发古“六大茶山”,逐渐建成了西双版纳茶叶产业体系,使普洱茶生产走出了低谷,重放光芒,生产出的普洱茶系列优质产品广销国内外。 普洱茶与养生 (唐)陈藏品在《本草拾遗》说:“茶为万病之药”。而普洱茶的医疗功效,在中外名茶中最为奇特,种种功效如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的突出作用等都已在中外科学的实验中得到证实。 医学报告指出:普洱茶具有降低烟毒致癌之毒性反应,及利于体内致癌物质之排泄,进而消除体内癌基因。同时,经法国某医学机构研究,普洱茶确实能降低人体所含的三酸甘油脂、胆固醇、血尿酸等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且有去脂减肥、且消化防痢疾、暖胃等多种功效。普洱茶在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及中国的港、澳、台地区,皆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窈窕茶、瘦身茶之良饮神品美称。因此,在欧美一带国家,已经将普洱茶当作日常保健、减肥良药,在药店销售。 而在中国,一些中医师也开处方,做温和、暖胃、利排泄、净血、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老化、增强免疫力、确保人体健康。有机锗是水溶性,含量类似人参补气,功效特强,难怪许多打坐、练气的人都知道喝普洱茶可以补气、增强功力。这许多功效都经过不少食品科学研究所的专家研究证实。 台湾省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委托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发表了《普洱茶对血管动脉硬化及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影响》报告中指出:普洱茶确实具有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之效果,并可有效降低血脂中的胆固醇、三酸甘油指及游离脂肪酸,及增加粪便中的胆固醇排出量,同时,还能抑制低密低脂蛋白氧化等多种效能。但也申明:由于茶不是药物,故需经常性的、长时间养成喝茶的习惯,才会有其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