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公交优先,缓解城市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2007-09-06 08:51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来自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的报道(一)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而作为资源开发型城市的攀枝花,解决这个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公务和私人车辆拥有量大幅增加,这一方面提高了市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能源消耗的上升和空气污染的大量增加。同时,由此而产生的交通拥堵、出行不便问题更使广大市民感到头疼。

  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对此,国内外专家们的观点不谋而合——那就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在所有的城市交通工具之中,公共交通毋庸置疑地是最为节能、最有效率的一种出行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公交优先”战略,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城市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

  根据我国的国情,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做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决策。为了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实现城市交通科学发展和节约建设,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交通出行问题,建设部等六部委进行了认真的磋商,出台了一系列的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制定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关于“公交优先”战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作出批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

  2005年11月17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中国市长协会和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在郑州联合召开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研讨暨公交场所建设经验交流会”,与会的各个省市政府代表及公共交通企业的代表共同签署了旨在呼吁公交优先的《郑州宣言》,提出了“公交优先在中国:让我们做得更好”的口号。与会的省市政府代表及公共交通企业的代表达成了“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大力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的共识。

  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起源于欧洲,1998年在法国举行了首次国际“无车日”,活动主题即:“今天我在城里不开车”。2000年欧盟环境委员会将其发展成为“欧洲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以后在每年的9月16日至22日,欧洲有一千多个城市同时开展此项活动。通过限制某些地段的机动车通行,鼓励市民采取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可持续的交通方式,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从而使市民知道交通方式的选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它为各地政府、组织和相关机构提供了一个举行各类活动的平台,并为推行政策、制定措施、强化市民意识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舞台。

  2006年12月2—3日,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建设部向地方城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在每年的9月16—22日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的倡议,得到了地方城市人民政府的积极响应,我市也参加了签署活动,积极参与到这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的活动。根据承诺,开展这一活动的城市在每年9月16—22日,将围绕主题组织为期一周的宣传活动。2007年的活动主题是“绿色交通与健康”,参加活动城市将进行各种与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和健康有关的宣传。

  “无车日”活动是公共交通周期间的重要内容。开展活动的城市将在9月22日组织无车日活动,号召市民尽可能选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和依赖;划定一个或数个区域(道路)只对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和其他公共交通(校车、通勤车等)开放。同时,城市至少实施一项新的注重实效的措施,切实改善公共交通状况。例如,增加新的公共交通线路、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改进交通设施(包括公交专用道、自行车道、人行道、公共汽车和自行车停车场等)、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换乘条件、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