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攀枝花经济转型的准确定位

2007-09-13 08:20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徐铭 晏洁 阅读

访市科技顾问团副主任张祖光

  本报记者徐铭 晏洁

  “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是我市经济转型的又一次飞跃,它明确了我市经济转型的方向、目的和指导思想,是我市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准确定位,吹响了我市加快发展的号角。”谈及市委提出的宏伟目标,市科技顾问团副主任张祖光开门见山。

  张祖光说,建市以来,全市上下围绕攀枝花经济发展定位的相关话题展开了长时间激烈地争论,“我们过去提出的一些目标和方向都不易量化,在具体操作上存在很多困难”,现在市委提出了“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这对攀枝花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来说,是一个比较实际并且准确的定位。

  “2003年,我国钢铁产量突破2亿吨,攀枝花钢铁产量在全国总量对比中呈“下降”态势。我市规划到2010年钢产量达1000万吨,与2006年全国钢产量4亿吨作比,未来4年,即使全国钢产量保持不变,我们也只能占2%的比例,继续单一的发展钢铁产业不是我们的出路!”张祖光说。

  那么,攀枝花的经济转型方向应该瞄向何方,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攀枝花特色经济的内涵?张祖光认为,攀枝花经济发展的特色立足点就是钒钛产业,“我们要充分利用钒钛资源,将攀枝花建设成一座能够将资源进行就地转化,拥有创新资源开发模式的和谐城市。”

  在谈到我市下一步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问题,张祖光说,结合我市实际,攀枝花大概在2025年至2030年就能完成经济转型,那时钢铁比重仅占整个工业产值比重的25%,剩余75%产值将由其他产业替代,“攀枝花的转型并不是单纯从资源型城市转为非资源型城市,而是要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摆在首位,将钢铁作为经济转型的辅助力量。”

  “我们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经济价值中铁占6%、钪占40%、钒钛则达53%,从资源价值的角度看,钒钛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对我市未来的发展张祖光充满信心。

  他告诉记者,从技术层面看,我市经历了钒钛磁铁矿冶炼取得重大突破,钢铁产业茁壮发展和技术处于世界水平、新应用领域科技攻关不断深入的钒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两个阶段。目前,我市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已进入直接还原技术即将实现产业化的阶段,“这个阶段至关重要,如何摆脱过去以钢业为主的单一局面?要完成这个历史性的转折,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以钒钛磁铁矿冶炼为主创新资源开发模式。”

  谈及即将实现产业化的直接还原技术,张祖光说,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所必需的。如果直接还原技术获得成功并运用于产业化生产,攀枝花煤铁比例失调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污染问题相应减少,同时,对钒钛资源的利用率也可大大提高。

  张祖光说,即便这样,攀枝花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摆脱“原料输出地”的帽子,生产的依旧是原料而不是材料,要成为“中国钒钛之都”,与国际接轨,必须向钒钛功能型材料制造的方向发展,“要发展钒钛及其他稀贵金属的深加工,制造出钒钛功能型材料,进一步延伸钒钛产业链,只有这样,攀枝花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钒钛之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