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我市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良好

2008-01-25 08:54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刘珂言 阅读
 昨(24)日下午,记者从2007年攀枝花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07年,我市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良好。

  2007年,我市围绕“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据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5.6亿元,增长1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0203元,超过4000美元,增长13.4%,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目标。经济运行良好主要表现在:

  ——有效供给进一步增加。2007年,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市政府认真落实种粮直接补贴、养猪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市粮食生产稳定,经济类作物快速增长,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8亿元,增长6.7%;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7户,完成工业总产值516.2亿元,增长23.4%,实现增加值209.8亿元,增长19.8%。钢铁、能源、钒钛、化工四大支柱行业贡献大,拉动强,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服务业发展加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2.6亿元,增长11.8%,增速比2006年提高1.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1%。

  ——需求继续扩大。2007年,投资规模进一步增大,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呈现出“总量适度扩大、速度稳定提高、结构趋于合理、活力不断增强”的格局,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72亿元,增长20.6%;消费需求明显加快,在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价格不断走高、消费环境日益改善等因素的拉动下,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3.1亿元,增长17%,增幅创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外贸出口需求旺盛,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48亿美元,增长7.6%。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财政金融高位运行,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4亿元,增长33.8%,地方财政支出57.3亿元,增长28.9%;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79.8亿元,增长57.6%;节能降耗初见成效,我市关闭了一批生产能力落后的工业企业,全市单位GDP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呈现下降趋势,可望完成控制目标。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660元,增长14.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892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4437元,增加573元,增长14.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43元,增长13.6%。12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4亿元,比年初增长16.6%。

  ——市场价格保持持续上涨;招商引资再创新高,全年实际到位资金145.19亿元,增长8.1%;民营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增加值106.27亿元,增长21.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3%。

  2007年我市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较好,但经济增长与其他市州相比相对较慢,投资增长稳定性较差,市场价格上涨过快,钒钛产业规模不够过大,节能降耗压力较大等主要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

  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分析,从2008年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多种有利因素看,预计2008年,全市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