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攀枝花工业迈过500亿大关

2008-02-18 20:43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徐铭 阅读
 2007年,攀枝花工业经济成绩喜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

  这一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科学、节约开发资源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强经济运行等各项工作,全年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

  “有一个词在2007年的攀枝花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那就是钒钛。”回首2007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市经委主任刘建明感触颇多,“从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目标,到‘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和‘2007全国钛白行业年会’两次重要会议的成功举办,攀枝花的工业发展方向愈加清晰,我们的产业集群,钢铁、钒钛、能源、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钢铁、钒钛、能源、化工四大优势产业比重占到了92.2%,其中钢铁所占比重较去年下降了4.3个百分点。“这个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说明我市资源开发模式正逐步转变,转向以钒钛磁铁矿综合开发利用为主。”刘建明说。

  仅仅做到资源开发模式的转变还远远不够,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钒钛之都”,攀枝花的工业突破口依旧是钒钛产业的全面发展。

  截至目前,我市涉钒企业达20余家(含钒渣生产),涉钛企业达60余家(含钛精矿生产),钒钛制品生产企业共有70余家。攀枝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吸引了众多工业企业,而它们的建成投产进一步推动了我市钒钛产业集群的形成。以钒钛产业园区为例,目前,园区已投产企业44户,其中钒钛制品生产企业13户,其余企业的生产经营多围绕钒钛相关产业展开。在一个园区内,各工业企业相互依存,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集群化优势也得以显现。

  清晰的发展思路、务实的发展目标以及强有力的发展举措,引领攀枝花钒钛产业快速发展。到2007年底,我市已具备年产2.4万吨钒制品(以五氧化二钒计)和12万吨钛白粉的生产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07年,全市工业经济成绩斐然,钒钛产业发展迅猛,然而,我们面临的挑战依旧很多,钒钛产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钒领域,我们已经取得了国内领先水平,但钛产业链的形成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我市将在今年进一步提升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刘建明如是说。

  2008年,我市工业发展将着重以四大优势产业为支撑,以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淘汰落后产能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努力培育工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工作。刘建明充满信心地说:“随着钒钛制品生产核心技术的逐步突破,我市钒钛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攀枝花也将在新兴工业化道路上取得更多、更新的成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