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企业

花山煤矿发展机械化纪实

2007-03-30 08:55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王建慧 阅读
 充满活力的攀煤(集团)公司花山煤矿,像绽放的攀枝花一样火红、鲜艳、夺目。

  如今,花山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办公大楼广场靓化、地面公路改扩建、单身职工公寓修建、文明小区建设以及其它重要地段绿化靓化等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井下机械化发展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分步实施,单产单进逐月提高;减人提效初见成效,职工收入逐年攀升,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和提高。

  这些变化,缘于近几年来,花山矿几届领导班子在历经采煤方式落后、企业劳动效率低、安全生产形势不稳定,特别是2002年4月24日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等困境,从中不断摸索、总结,最终坚定走矿井“两化”发展道路。

  上篇:思索

  花山煤矿地处西区金沙江南岸,是隶属于攀煤(集团)公司的二级原煤生产单位。1970年10月1日正式投产,矿井已探明工业储量16252.9万吨,主采煤层基本属于高瓦斯煤层,管理难度大。煤种多为焦煤,次为瘦煤,少量贫煤。

  花山矿从建矿到上世纪70年代末,基本是炮采炮掘,劳动力密集,生产方式落后,单产单进水平低,职工工资收入低。80年代后,先后引进过一些机组,但由于矿井地质条件差,技术和管理落后,机组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至1991年仅生产原煤3万余吨,综采设备被迫撤除。这对花山人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采掘头面回到炮采炮掘的生产方式,企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矿井的生产欠账与职工生活欠账不断累积,加之职工收入低,造成生产骨干、技术人才流失,人心涣散,矿区发展极不和谐。2002年4月24日,该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4位工友瞬间失去生命,其发展雪上加霜。

  作为攀西地区设计能力最大的矿井,在改革的大潮中不能乘风破浪前行,反而安全事故多发,生产效率低。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走出困境?花山煤矿的出路在哪里?花山人的希望在哪里?所有的职工包括职工家属在问,历届领导班子也在思索……

  中篇:克难

  2003年,攀煤(集团)公司确定大集团战略目标,提出走机械化和标准化“两化”建设之路。花山矿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提出大胆构想:发展机械化,走科技兴矿之路,建设安全高效矿井,实现矿井的本质性安全。机械化先进技术的引进在花山矿不是第一次,对失败后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大家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因此有人质疑,有人彷徨,有人担心。

  矿班子苦口婆心地为大家算生产账、安全账、经营账,讲明企业发展思路,消除了大家的思想障碍。最后大家统一思想认识:花山矿必须搞机械化才有出路,才能改变矿井形象,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才能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条件。

  在公司的鼎力支持下,2004年利用国债资金在+900水平一采区14#煤层布置首个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并组织掘进队伍使用S—100型综掘机组开始对其接续工作面两巷进行综合机械化掘进,同时组织人员赴黑龙江、河南、四川广能集团等地考察学习。针对21141工作面煤层开采的矿压规律、生产工艺流程、职工培训、高瓦斯煤层的专项管理等关键性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制定了完善的规程措施,组织设备的地面验收、调试。2004年9月,花山矿选用新型机组液压支架和刮板运输机进行“三机”配套地面试运转成功,11月15日正式投入矿井试生产。由于煤层稳定性不好,结构复杂,地质条件差,顶板破碎,加之经验不足,职工操作不熟练、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架前漏顶,支架空载,咬架、倒架、错架等问题接踵而至。这时,有人提出是不是该“刹机”了。

  矿班子决心已定——“机械化发展之路不能变。‘两化’建设之路不能变。”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先后请来四川广能集团、河南郑煤集团、中国矿大、煤科总院天地科技股份公司北京开采所等单位的专家们进行会诊和调研,最后与天地公司北京开采所合作,由开采所专家和技术人员进驻花山矿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矿里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立下“军令状”,决心要配合好专家组稿好综采工作,做到虚心学习,潜心钻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苦练内功,熟练掌握关键技术。

  2006年1月,在专家组的帮助下,综采治理工作全面完成,综合机械正常运转起来,当月就生产原煤1.7万多吨,4、5月份更是连续创下新高,分别生产原煤35876吨和36687吨,并提前2个多月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累计生产原煤30.5万吨。职工收入也大幅提高,人均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同时,花山矿于2004年8月在22171薄煤层坚硬顶板工作面使用的薄煤层机组和运输机也获得成功,月产逾万吨,2005年出煤178253吨,2006年出煤174680吨。综采普采的成功,标志着采煤方法改革成功,消灭了非正规采煤方法;综掘机装的成功,消灭了架棚巷道,消灭了爬行巷道,通风、运输、行人有了安全保障。

  花山矿领导班子在综采一年半的生产实践中体会到:只有更新观念,规范管理,掌握综采关键技术,提高职工操作技能,才能提高煤炭主业的竞争力,企业才能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花山煤矿综采试采成功为攀煤(集团)公司加快投入机械化扫清了思想障碍,坚定了企业发展机械化的决心和信心。

  目前,花山矿有二套综采、三套综掘、一套薄煤层机组。2007年6月份左右将上第三套综采,年度产量预计达128万吨,机采产量达60%;预计2008年产量达160万吨左右,机采产量达80%,基本实现机械化矿井。

  下篇:收获

  发展机械化是采煤工艺的一次彻底革命,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步伐,建设和谐矿区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近两年,花山矿投入资金2900万元,把安全质量标准化恢复性建设当作“生命工程、效益工程”来倾力打造。改革掘进支护方式,巷道实行锚网、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工作面实行“尺量线吊”管理。在井下各系统重点部位、岗位制作制度牌板;对重要设备,实行挂牌标识管理;完善绞车道灯光信号警示系统,重点路段制作指示牌和警语警示灯箱;运输大巷刷白、靓化;巷道电缆规范吊挂,材料码放整齐。发动全矿干群分析归纳矿井习惯性“三违”行为50种,并始终保持打击“三违”高压态势,严重“三违”现象得到遏制,矿工安全行为进一步规范,矿井人、机、环境质量标准化得到有效提升。

  2006年,根据攀煤(集团)公司《关于清理改造残采队的通知》要求,花山矿雷厉风行地对采区三个承包队、4个残采队进行了改制,将原有的三个采煤区和一个准备区合并为2个采煤区,将2006年初的34个采倔工作面减为19个,净减人员512人。随后,又顺利地推行采掘“三级管理”变“二级管理”,增强了采掘队之间的竞争意识,质量、生产、安全管理得到加强。2006年全矿职工人均工资20719元,较2005年增加3763元,其中,采掘职工2006年人均工资28665元,同比增加7240元。

  在努力增加职工收入的同时,该矿还把发展机械化带来的收益,用于改造职工培训楼,建立培训中心,引进现代化教学设备,精心打造职工学习培训基地,为企业发展储备力量,建立井口安全文化长廊,矿灯自我服务房设立电子显示屏,为矿工滚动送上温馨的安全祝福,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用近百万资金为职工制做矿服;为矿工过生日送贺礼;购进工作服烘干机,使职工随时可穿干爽工作服入井;改造办公楼至采区楼、江边库房和落地煤仓段公路及C区公路;修建花山标志性大门;改造维修办公大楼;完成C区文明小区建设,种植花草树木,增加绿地覆盖面积;在矿区主要干线,家属区道路增设路灯;对花山广场进行平整,改造职工篮球场,增设灯光照明;开辟家属区健身场地,增设健身器材;坚持每天洒水消尘净化空气,改变了过去“雨天泥满地,晴天尘乱飞”的脏、乱、差形象。该矿利用新改造的广场组织职工开展了篮球、排球、羽毛球等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现在,每当华灯初上,在花山广场和散落于各家属区的健身场地上,你总能看到花山人忙里偷闲锻炼身体的矫健身姿,他们三五成群或跳舞或散步或打球,都惬意享受着生活。

  花山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化,花山矿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