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盐边县委书记邓浙林 “未来的盐边将是一个产业优势明显、人民富裕安康、城乡繁荣进步、文化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稳定的山区经济强县。” 3月2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盐边县委书记邓浙林掷地有声的话语,让记者深切地感受到盐边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建设山区经济强县的坚定决心。 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富民强县目标 今后五年盐边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盐边为目标,深入实施“开放活县、工业强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四大战略,到2011年县属生产总值要实现60亿元,力争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5亿元,全县综合竞争力年年有升位。使环境更加优美,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更加和谐。 邓浙林说,要实现奋斗目标,必须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围绕奋斗目标,要注重破解“一道难题”——解决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谋划“三大布局”:——一是巩固发展核心经济区,二是突出发展重点开发区,三是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区;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增强县乡财力,二是改善投资环境,三是实施项目带动,四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推进盐边工业化进程 邓浙林告诉记者,下一步盐边县将紧紧抓住资源优势,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做大做强特色工业。一要坚持集约发展,实施园区聚集。引导、鼓励产业、资本、技术和项目向园区聚集,实现园区滚动发展。今年重点培育产值上亿元的企业8户,其中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2户。二要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和环保型产业。三要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今年要实施好钛白粉、硫酸亚铁深加工等工程建设;加快龙蟒煤基直接还原等项目,完成安宁水厂、安亿重晶石等建设项目,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提高经济活力。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实现招商引资20亿元。今年盐边县要确保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力争50亿元。 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盐边作为我市的农业大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邓浙林说,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县要实现农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增长10%以上的目标,必须以特色农业为主抓手,以七大基地建设为总目标,按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的思路,做大做强基地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主导产业,着力培植天成丝绸、国圣茶叶等龙头产业,形成龙头强产业、产业促龙头的良性循环。 邓浙林紧接着说,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卫生、计划生育事业,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打造特色综合旅游区 在谈到近年来盐边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时,邓浙林说,通过近几年的创品牌、树形象等创建活动,我市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我们也应清醒看到盐边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盐边的旅游发展将如何进一步提升? 邓浙林认为,应该是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为主线,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宣传开发力度,努力提高旅游服务功能,把二滩风景名胜区创成4A级景区,格萨拉生态旅游区要争创4A级景区;二是打造特色农家乐,将红格建成攀枝花阳光温泉休闲运动度假旅游的龙头;三是争取启动红格、射击射箭训练场地建设、早日建成国家小球运动训练中心;四是借助场地优势,加大赛事举办力度,把红格打造成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山地自行车训练、比赛场地;五是进一步完善格萨拉旅游设备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将其建设成为集生态旅游、探险游、民俗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原生态旅游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