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产品

东区构筑农村社会保障新体系

2007-06-11 08:46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特约记者  彭雪梅)“现在生个小病就到村卫生站看,药也便宜,我有区上发的卡,买药不花钱,卡里头就有钱。”日前,在银江镇双龙滩村卫生服务站里,村民张朝芬买了些感冒药,一算钱只花了五块六。这是东区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在新农村建设中,东区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着力完善农村低保、扶贫救济和优抚安置制度,探索建立新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早在2000年7月,东区率先将低保工作延伸到了农村,将银江镇人均月收入不足60元的家庭全部纳入低保,扩大覆盖面,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对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在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的基础上,银江镇又新增了“免住宿费”,凡在银江就读的银江镇村民子女免交住宿费。

  东区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农村平价卫生服务站。2006年,东区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平价医疗服务,启动农村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村民享受到了免门诊挂号费、床位费、治疗费、观察费以及零利润药品等平价医疗服务,受惠群众接近2000人(次),村民的小病不出村就能得到治疗,有效解决了农民“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改建、扩建及新建了阿暑达、双龙滩、弄弄沟、五道河和沙坝村的卫生服务站,开展城市卫生机构支援农村卫生站的结对帮扶活动,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向村卫生站推广一项适宜的新技术,培训新技术配套人员,帮助村卫生站更新医疗设备,完善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在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同时,东区还注重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建成了阿署达村、密地村、沙坝村等村级劳动保障站,对村级劳动力培训状况、外出务工情况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开通了24小时农民务工维权举报投诉热线。同时,继续坚持对农民外出务工的奖励办法,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力度,促进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