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西区完成农业增加值3157万元,同比增长6.36%;农民人均纯收入365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8元,同比增长12.56%。
该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实行 “山、水、林、田、路、气” 综合治理,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治理水土流失8.83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0.2万亩,新增20千瓦的提水控灌设备1台套,硬化机耕道2.3公里,修建沼气池275口, 建设重点村1个,完成1200亩梅子箐芒果基地节水灌溉。金家村人饮和农业灌溉工程以村为单位进行整体规划,已与设计院签订合同。新庄村七、八社山坪塘滑坡正进行地质勘探和治理设计。竹林坡村机耕道改造1公里,施工进展顺利。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该区加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倾斜力度,安排专项资金25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同时争取资金2100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于去年6月全面铺开,目前已建成8个村级文化基层组织。为完善它们的内部功能,区属各部门为各村配备了价值30余万元的办公桌椅、文件柜、图书、公示栏、篮球架、乒乓球台、老年活动中心设施等。 推进城乡一体化,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格里坪村商品旅游一条街目前正在加快建设,设计、架电等前期工程已基本完成;经堂村集中安置征地“马上街”的建设也初具规模;金家村傈僳风情园暨省打靶训练基地已完成土建工程。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工程:该区以芒果实用技术,核桃、梨子嫁接,养殖业,电脑,家政服务,保健按摩,营养配餐,艺术插花,健康教育等为主要培训内容,至今完成实用技术培训4000人;培训的骨干农民70人带动了科技推广农户400户。在种植、养殖业上推广优良品种,全区已完成芒果品种改良10万株,竹林坡、大麦地村完成老梨树品种改造和核桃嫁接近1万株;积极发展无公害牛、羊养殖。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初步方案已完成,目前为新建8个村级基层组织文化宣传中心配备了村级医疗站,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