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产品

仁和区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7-11-23 15:42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斯慈伟 阅读
 “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自来水管架到灶台上,沼气池打在院坝里,合作医疗建到村公所,文化设施搬进农家院,农技培训走进田地坎,农副产品销售有企业,购买农机有补贴,娃娃读书不交费,长远发展有规划……”仁和区中坝乡团山村农民聂正中向笔者细数这几年的变化。他高兴地说,现在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农村发展的路子越来越宽,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甜。老聂一家人的生活巨变,正是仁和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连续两年增幅超过400元,农业基础设施迅速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芒果、石榴、葡萄、烤烟、草莓、牛羊肉、奶制品、果品酒等特色品牌农副产品实现连续三年增产增收,已发展各类农业龙头企业20多家,30%以上的农户被纳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这标志着仁和区农业与农村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新农村建设迈上科学发展的新台阶。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部门包片,领导挂点;人才进村,规划入户;项目下乡,资金到位……”2006年以来,仁和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征程中连续打出支农惠农的系列组合政策牌,让全区农民吃上了“定心丸”。以攀钢(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十多家各类企业与大田镇班庄村、仁和镇莲花村等16个示范村结成了新农村建设帮扶对子;市农牧局、区农牧局等十多家市区涉农部门的专家下乡了,农民田间学校开办了,仁和区农民奔富裕有了智力外援;20多位县级领导、70多个机关部门、100多位各级新农村指导员,以包片挂点的方式,正指导81个村的农民逐步迈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之路;从请省市级专家到农村考察区情、征集发展建议、编制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到为农民编写新农村建设读本,确定农村十大惠民行动项目,争取农村发展资金,一系列富民惠民事项的落实使仁和区农民甜在嘴上、喜在心头。

  科学发展的好政策有如春风化雨,给仁和区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2006年以来,仁和区粮食、水果、蔬菜、畜牧产品实现了稳定增产增收,2007年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6.2亿元,增长8.7%,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6年增加450元以上。同时,种植养殖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逐年提升。更可喜的是,在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下,仁和区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及加工,举办石榴节、芒果节、美食节等农副产品节庆营销活动,打造了攀西牌石榴、仁和牌芒果、攀西阳光牌系列葡萄酒等十多个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品牌,使农业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农业发展正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

  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仁和区的农村社会事业也正扬帆进发。截至今年10月底,全区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到了92.29%,农村群众“看病难、用药贵、因病致穷”的问题正逐步得到缓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已覆盖到全区81个村;仅2007年春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制度就使全区26629名贫困学生领到了免费教科书,免去了学杂费,有19098名贫困寄宿生享受到了生活费补助。到今年底,全区81个村都将建起标准化的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

  如今,建设新农村的和煦春风已使广袤的仁和大地焕发出科学发展的无限生机。今年上半年,仁和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农民收入正进入稳定增长期。“以前咱农村人想当城里人,现在有钱的城市人想当农村人。”从仁和区农民挂满自豪的张张笑脸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仁和区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未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