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仁和镇莲花村三组的寇永秘参加完镇上的科技培训后急急忙忙赶回家侍弄地里的早春蔬菜。“今年我家的收入有明显的增长,到10月底,一家三口平均每人收入有1万块,比去年多4千多块。这主要得力于区上努力发展现代农业。”像寇永秘家一样,今年仁和区大幅增收的农民不在少数。记者从区农牧局了解到,1-9月,全区农业增加值完成22137万元,同比增长5.2%,预计年底完成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30元,同比增长12.9%,预计年底可实现4721元。
今年,该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优质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1-10月底,全区顺利完成新建户用沼气池3190口和渠道防渗整治40公里项目以及483户无电户通电工程;新建小水窖1228口,整治山坪塘10座,修建水池186口,共新增蓄水12万余方,生产用水得到改善;修建沟渠9条,共17.81公里;12个村民小组399户1743人少数民族饮水项目和1.43万人安全饮水项目正稳步推进,预计年底将全面完成任务。 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今年以来,区农牧局丰富培训方式,在农业生产关键时期,农业技术人员经常头顶烈日在田间地头现场对农民进行面对面培训,让广大农民群众即学、即用。至今共举办水果、粮食、蔬菜等技术培训140期,培训人员14000余人次;发放技术培训资料15种,共计20000余份;完成骨干农民培训600人,带动农户科技推广入户3000户。 新品种的引进试验不间断,引进了水稻新品种11个、玉米新品种65个、蔬菜新品种7个,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总发、啊喇两个乡实施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46亩,进一步减轻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优化畜牧业结构,抓好种草养畜示范试点,促进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今年以来,全区引进了秦川黄牛120头,提供了黑麦草、柱花草、光叶紫花苕、苜蓿等优良牧草种子2000多公斤。 烤烟产业有新发展。该区通过不断的规范种植,加大前期投入,完成种植烤烟1.21万亩。为满足今年万亩烟叶的烘烤需要,全面推进烤烟房建设,取消了修建普通烤房补贴,推广“普改密”和“密集式”烤房。为有效保障烤烟生产用水,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抓好烟水配套工程小水窖项目建设以及完工水窖的验收工作。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区大力培育地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 龙头企业规模扩大,辐射带动能力增强。行远牧业养殖基地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一期工程投入2000万元,形成年出栏40-60万只肉鸡为主导的综合生产能力,“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得以拓展。田远公司日产100吨大米厂及200立方米农产品冷藏中转库已建成投用,容量2000立方米的冷藏库二期工程将在近期开工建设。市川田农业开发公司成功实现与家乐福国际商业业务对接,成功将该区特色农产品配送进入该公司西南区物流领域,完成石榴配送30万公斤。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有龙头企业16家,辐射带动农户1.7万户,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达200元。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合作社规范发展。全区举办培训班5期,同时从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逐步规范其运作,积极引导现有协会向农民专业合作社过渡和鼓励有条件地方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到目前为止,全区有专业合作组织19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