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金庸和张纪中这对欢喜冤家的习惯性依赖,我不等电视台开播就买碟先看了新版《神雕侠侣》。为什么说他们是欢喜冤家?金庸是一看片花就说好,一看全片就说孬。张纪中是好不容易掘到了这个金矿,任你怎么刻薄他都一笑而过。看完片子,我不准备高举高打地评论了,我想说点显微镜下的细节。 ■不是武侠是MTV “你看这个地方的风景多漂亮,不如我们现在就练剑吧”。这话出自剧中小龙女。她和杨过在大胜关英雄会上两情相悦,与坚执世俗礼法的郭靖、黄蓉翻脸后出走,来到一座风景绝美的山前,莫名其妙地说了这句话。她话音一落,我就笑出声来。这就是张大胡子的底牌了。他说“要拍个唯美、浪漫的爱情武侠剧”,也是处处这么做的: 杨过和小龙女在荒野练《玉女心经》,完全不按书中所写隔花相对、真气流动,而是衣袂飘忽、翩翩起舞,两把鲜花包裹的剑游来摆去,更加梦幻也似。小龙女和李莫愁狭路相逢,在五色的西湖伞中追逐和打斗,场面艳丽迷离。 还有小龙女的吊脚楼,绿莹莹的寒玉床,黄亮亮的麻雀阵,时不时的天外飞仙状,明丽的九寨沟,美轮美奂。 每当小龙女出现的时候,一种类似《放牛班的春天》里的圣歌般的女声就会响起,也挺是那么回事儿。当年《射雕》里博了彩头的梅超风,靠的就是黑山老妖般的飞翔加凄美的“啊啊啊”。真是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这时,我的脑子里冒出了“MTV”这个词儿。绿水、彩伞、长袖、花海、秋千、花环,哪一个不是MTV的基本零件?编导们向美的心真是太“虔诚”了,以至于一不小心就从小龙女嘴里溜达出来了。 ■人之将死无坏人 李莫愁之死,电视剧是这么来的:李莫愁放弃抵抗后,突然表情十分痛苦,快嘴杨过解说道:是情花!(书中游戏规则:身中情花毒后,一动情便胸口剧痛)。另一个快嘴黄蓉解说道:她心中还在想着陆展元!李莫愁自投火海,一大帮人围上来,七嘴八舌说起李莫愁为情所累的一生。如此一来,这群江湖儿女非常八卦,缺乏对死者应有的尊重。小说改影视始终有个难点,就是心理描写和“书中暗表”如何转化成视觉元素,李莫愁这段的处理可谓下品。 张大胡子一贯喜欢在临死的人身上做文章,断然不会让谁戛然而死。《射雕》里的梅超风死得很漂亮,而完颜洪烈那段大义凛然的演说就太像革命英烈了,反成败笔。到了《神雕》里,他又使出了“最后一集无坏人”法则,李莫愁的“讣告”由杨过和黄蓉这么生硬地念完了,对金轮国师的“临终关怀”是由郭襄完成的:金轮说,你能叫我一声师父吗?郭襄哭着满足了他的心愿,金轮含笑吐血而亡。 ■有一些污点灼眼 张纪中说过,电视剧就是粗糙的代名词。《神雕》在武侠剧中已属不错,但毛刺还是不少。 华山绝顶上,欧阳锋和洪七公在雪中打斗了三天三夜,油尽灯枯双双殒命。这段戏在摄影棚里拍的,场景跟港台剧一样虚假。张纪中惯于取笑港台武侠剧没有自然风光,自己做得也不彻底。 九寨沟之前拍过很多影视,电影有张艺谋的《英雄》,电视剧有马景涛的《东游记》。小说中的地域转换频繁,剧组不可能真的一再转场。那条瀑布早已当作古墓出口用过一次,后来又被用作绝情谷的主景。 大胜关英雄会,杨过执意要娶小龙女,郭靖抓着杨过的领子一脸赤诚地说:过儿,我的心口好疼啊!让我想起了琼瑶阿姨。 黄蓉摆石头阵对付金轮国师,程英摆土阵困住李莫愁,都是沿用了书里写的奇门术数,但这种抽象的国粹很难具象化,比武功还难,剧中表现的不是石头乱飞,就是云蒸霞蔚,没气质。 金轮法王先叫金轮国师,后来叫金轮大王,听着不像出家人,像山大王。原作中“尹志平”改成了“甄志丙”,想来是不愿意实有其人的尹志平蒙受污人清白的冤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