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米易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梁正安 说起梁正安,米易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告诉记者:“代表中,一年往县里跑得最多的就数他了。” 梁正安爱“跑”是有原因的:作为米易县丙谷镇护林村335户、1421人的“当家人”,要带领当地群众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发家致富,就要“跑”政策、“跑”项目、“跑”资金;要充分发挥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上传下达”的作用,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跑”上级、“跑”基层。 “跑”出产业新结构。护林村是省级贫困村,上世纪90年代末,全村3319.5亩耕地上大多种植粮食作物,人均收入仅为1000余元,当地独特的气候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梁正安“跑”来资金11万元,带领当地农户种植烤烟、甘蔗、蚕桑等经济作物,通过几年的发展,到2006年底,全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644.5亩,产值为300余万元,仅此一项就为村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同时,梁正安还带领当地群众积极进行烟水配套工程,截至目前,全村共建成小水窖300口。 在种植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梁正安又把发展目光投向养殖业。当得知群众发展养殖业积极性高,但苦于资金、技术的情况后,梁正安多次来到镇、县相关部门及对口帮扶单位,反映群众发展的愿望和困难,最终,争取到10余万元扶持资金,并按照买5只羊羔补贴800元的标准,开始发展养殖业。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梁正安将品种统一为经济效益可观的黑山羊。在梁正安的带领下,护林村养殖业迅速发展,2006年,全村养殖业总产值达50余万元。昔日,家庭年收入2000余元的贫困村民向明清已成为年出栏黑山羊50余头的养殖大户。谈到这一切,向明清激动地说:“我们能脱贫致富多亏了我们有一位爱民书记、爱民代表梁正安。” “跑”出一条条发展大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民要求改善出行、居住、饮水、子女读书等生产生活条件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此,梁正安又踏上了新的“跑道”。通过奔走、呼吁他争取资金80余万元,修通了村道20公里、社道15公里,实现了社社通机耕道。如今,护林村无论是海拔1300米的梁子合作社,还是海拔2500米的上棚子合作社,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都基本得到了解决。同时,他还争取资金18万元修建了一条长4.5公里的沟渠;争取资金28万元,对177户农户的房屋进行了改造;争取资金18万元修建水库,解决了5个合作社人畜饮水难题;争取资金22万元,修(改)建了大坪子小学和护林小学,解决了群众子女读书难的问题。 护林村地处偏僻,仅到丙谷镇就要近2小时,距离县、市更是“遥远”,但为了民情、民愿,让村民沐浴党的惠民政策,常年来梁正安自掏腰包,四处奔走。15年来,他共争取各项帮扶资金300余万,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人均纯收入2006年达3850元。 一步步带领村民致富,为村民解决一道道发展难题。在梁正安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全村发展上时,他家却没能富起来。谈到此处,梁正安说:“我在这个地方长大,村民选我当代表,我就得为他们干点事,看到大部分村民富了,我心愿已足。”今年,在群众的信任下,梁正安当选为米易县人大代表。如今,梁正安正为护林村通往丙谷镇15公里路面的硬化、晚熟芒果基地建设等,不断“奔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