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区政府出发,沿宁华路、二坪子路,再经一段崎岖山路的颠簸后,建设中的四川省飞碟训练基地呈现记者眼帘。远眺上去,她犹如一颗镶嵌在山间的“明珠”,在四周绿色的衬托下格外醒目。随着距离的缩短,“明珠”逐渐变为巨大的飞碟,头戴郁郁葱葱的苏铁,静卧于山腹。
谈及飞碟训练基地西区格里坪镇金家村村民们无不说:“多亏了兰明才。” 细一打听,才知道训练基地是2005年在省体育局和西区政府等部门牵线搭桥下,落地金家村的。目前,兰明才已为基地投入资金280余万元,基本完成了训练场的场平工作。 “大家信任我,选我当人大代表,我就得为大家做点事儿。训练场修好了不仅能吸引人气,还能为村民带来商气、财气,增加收入。同时,还有利于开发苏铁旅游资源。”对于飞碟训练基地的建设兰明才有自己的想法。 听说要对他个人进行采访时,兰明才婉言谢绝了记者:“我们农村人不怎么会说话,还是算了吧。”同时,作为攀枝花市人大代表的他反倒向记者一行打听起了有线电视的事儿来:“看不到地方电视,不能全面及时了解地方信息,十分恼火。”当同行的电视台记者告诉兰明才,目前,有线电视还不能覆盖村社时,他在遗憾之余表示,将积极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地方信息。 苦于无奈,记者只好从当地村民那里找寻兰明才的点滴代表情怀。 在金家村党支部书记李海元的陪同下,记者一行驱车来到金家村三社周贵明家。在这个三口人的大院里,两台小型农用加工机械格外醒目,狗、猪、鸡、鸭的叫声混成一片,阁楼里堆放着一袋袋粮食。“娃儿和媳妇都出去打工了,就剩我们老俩口和小女儿了。”老农周贵明快人快语。他进而告诉记者,过去,家里用的是企业专供电,电价高、电压低。用电高峰期家里连电视都打不开,即便打开了也是一个小方格子,更不要说用小型农机加工大米、磨面了。2005年,兰明才投资30多万元,不仅完成了农网改造,还免费为大家安上了电表。现在,电足了,电价也由过去的0.8元/度降到了0.46元/度,磨苞谷面养猪也更经济了,加上今年养猪政策好,准备多养几头。 告别老农周贵明,记者一行来到金家村四社王明菊家,这是全村较为困难的家庭之一,父母残疾、儿子听力有障碍,在她那里记者得知,兰明才是通过多年奋斗,从一名挖矿工人,成为一名知名企业家的。“要不是兰明才代表的帮助,我们一家三代还‘挤’在面积不到3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呢!”王明菊感激地告诉记者。据她介绍,2006年,得知她家的困难后,兰明才出资帮她家修建了一排面积为90余平方米的砖混房屋,至今未告诉她建设费用。同时,为了增加她家的收入,兰明才还将她丈夫介绍到企业打工,像他丈夫一样,目前,全村已有52人在当地企业打工。王明菊还告诉记者,在兰明才的组织下村里每年的“三八”妇女节都十分热闹,甚至连男同胞都要赶来参加活动。不仅如此,逢年过节兰明才都要组织村社干部看望老人、儿童和困难群众,村里孩子考上大学他也要出资捐助。2006年,得知“邻居”大麦地村、竹林坡村旱情严重后,兰明才为两个村每位村民送去了100斤大米。 致富不忘乡亲,兰明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村民发家致富,赢得了村民的信任,经选举2002年他当选为格里坪镇人大代表、2006年当选为区、市两级人大代表。如今,由兰明才出资120万元、政府配套120万元的金家村村道硬化工程正稳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