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继续落实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规范执法行为,让民营经济在更宽松的环境中发展。注重产业引导,鼓励和支持现有民营企业围绕延伸钢铁、钒钛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向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拓宽民营经济在第三产业中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民营物流企业以及知识、信息等中介服务业。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力争在去年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突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注重发展的效益和质量,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六)继续抓好“双创”工作,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工业污染源治理为重点,加强督查,确保工业废水、粉尘、烟尘排放总量有所下降。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大渡口、清香坪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有效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建筑施工扬尘和噪声扰民、汽车运输抛洒污染,加大清洁汽车使用推广力度,在液化天然气替代汽油示范的基础上,力争在出租车、公交车全面推广使用液化天然气。抓好日常监管,改善和提高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城市空气优良率保持在80%以上,实现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认真实施水土保持、小流域整治和金沙江、雅砻江流域(攀枝花境内)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促进保护区建设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扎实推进“创卫”工作。深入巩固“省检”成果,加强“创卫”督导,落实目标责任制,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市民卫生素质,继续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容市貌“十乱”、农贸市场、交通秩序和废品收购点、食品卫生和“五小”行业“十大”专项整治为重点,加强城市卫生监督和管理,改善城市形象,确保建成国家级卫生城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以工业节能为重点,着力抓好钢企公司、恒鼎煤焦化公司等11户被列为全省200户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年度节能目标任务。继续抓好国家、省、市三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园区的试点工作,重点抓好德胜集团煤焦油、机制苯、煤气发电的煤化工综合利用,德铭化工硫酸弃渣有色金属、铁精矿综合回收利用等一批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引导更多各类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推广节能节约型建材和建筑。大力发展循环型、节约型农业,继续开展农村沼气建设,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加强耕地保护,推进集约用地。加强宣传,大力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和良好社会风气,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公用企事业属地化管理,建立健全人、财、物和责权利相统一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抓好农科院、市属专业艺术团体、广播电视、水管体制、公共交通、动物检疫、建筑勘察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推进市路桥总公司、市通力公司等市属国有企业的改革,妥善解决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遗留问题。抓好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体制。积极推进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农村林权制度改革试点。 努力提高开放水平,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明确责任,分解任务,狠抓落实,依托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增强招商引资实效,着力谋划好重大利用外资项目,重点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争取吸引一批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大企业来我市投资兴业,力促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密切与周边市州、长江沿岸中心城市、成都经济协作区的交流与合作,在更多更广的领域加强沟通与协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 (八)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大力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人才。努力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瞄准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强科技攻关,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特色农业和现代特色中药业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实施人才战略,建设好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推进产学研联盟的形成和建立,不断提高钒钛、化工等支柱产业的竞争力。 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卫生、农村卫生和公共卫生体系。重点投向农村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抓紧实施盐边县11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和米易县人民医院病区搬迁,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途径,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米易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改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条件。 抓好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攀枝花大剧院建设前期工作,发展文化产业,挖掘移民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促进旅游文化发展。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继续推进“村村通”工程,扩大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面。搞好攀枝花学院游泳馆、仁和区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发展体育产业。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健全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合力。 (九)切实关注民生服务民众,努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坚持创业扶持与就业援助并重,落实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措施,重点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再就业问题,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学生就业、复员转业退役士兵自主创业等各类群体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零就业”家庭解困活动,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加强劳动保护,健全劳动保障体制和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继续巩固社会保障成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无地农民基本保障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制度。 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群众的消费能力。落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增强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协调发展。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的监管,重点解决好教育、医疗乱收费的问题,采取措施将商品房价格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创建活动,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提高应对各类社会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2007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市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以更加旺盛的斗志、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为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