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企业

攀钢自主创新成果扫描

2006-06-15 08:28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周军 阅读
 6月11日下午4时左右,用40辆普通平板车采取更稳固、更安全新方案装载的250根计1500吨攀钢百米重轨在厂内成功试运后徐徐驶出了攀钢大门,向陕西茂陵进发。

  近日,由攀钢生产的我国首批时速350公里100米长尺钢轨在陇海铁路铺设完毕,在这条我国目前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客运试验线上,攀钢钢轨再次证明了国产钢轨的实力。如今,像钢轨这样凭借自主创新而达到业界领先水平的产品在该公司不在少数。

  近年来,完全依靠我国自己力量建成的第一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攀钢,将自主创新做为企业改革发展的“灵魂”,在钢铁产品开发、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工艺及装备等技术领域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在攀钢发展史上,其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包括——

  突破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世界难题

  攀钢所在的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在冶炼时,渣中TiO2在炉内还原气氛下,过还原生成了高熔点的低价钛化合物,使得炉渣变稠,渣铁分离困难,导致高炉生产难以顺利进行,因此,高钛型钒钛磁铁矿曾被前苏联专家判为“呆矿”,其高炉冶炼一直是世界冶金的难题,国外至今未能形成规模生产。

  攀钢人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解决了“泡沫渣”、粘罐等重大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出了一套用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冶炼技术,成为我国炼铁技术独立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开发和攀钢的建成投产及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随后的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新技术,突破了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不能喷煤的禁区,吨铁煤比达到了130kg/tFe以上,冶炼水平达到了普通矿高炉冶炼新水平。高炉利用系数(入炉矿石品位仅51%)达到2.5t/m3.d以上,新投产的2000m3高炉的利用系数也达到了近2.3t/m3.d的水平。外国人称的“呆矿”在攀钢人手里,变成了一件件钢铁精品,变成了为人民造福的巨大财富。

  持续技术创新奠定攀钢钢轨领先地位

  铁路重轨若全长淬火,可延长寿命一至二倍。当今世界,提到钢轨,就不能不提到攀钢。这不仅因为攀钢钢轨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巨大影响力,还因为,攀钢使中国进入了代表世界钢轨生产最高水平的高速钢轨领域,成了全球第六个能够生产高速钢轨的国家,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高速钢轨的历史。

  高速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攀钢于1999年成立了高速钢轨攻关队,攻克了高速轨生产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2000年12月,攀钢生产的时速200km客运专线钢轨成功铺上了我国首条时速200km客运专线秦——沈线,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时速200km客运专线钢轨的历史。目前,随着攀钢轨梁万能生产线的建成,攀钢成为国内第一家、世界第三家能够按照国际上最严格的质量标准,生产高强度、高平直度、高表面质量的100米长尺钢轨的生产企业。2005年底,攀钢又率先在国内生产出时速350公里高速钢轨。

  据介绍,攀钢已在钢轨生产领域内先后独创并申请了近20项专利,其中“钢轨螺栓孔双面倒棱机”和“高强度钢轨的热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等10用项已被我国授予专利授权,“高强度钢轨的热处理方法及其装置”还获得了美国专利权。其中的几项专利,至今为止仍属全球领先。

  打造“中国家电用钢板第一品牌”

  我国已成为世界家用电器生产大国。市场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生产的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电饭煲、吸尘器和电动剃须刀7种家电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均在30%以上。但我国家电用钢板的研发起步较晚,在其生产工艺技术、品种、质量及应用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档家电用面板和专用家电用钢多数依赖进口。

  攀钢在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冷轧和镀锌设备的同时,将引进装备和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通过材料及工艺研究,开发出系列深冲冷轧板、DX系列镀锌板等国内一流的家电钢板,改变了家电板过去主要靠进口的局面。

  目前,攀钢板材在国内家电用板中品种最齐全,性能最优。可生产镀锌、镀铝锌、耐指纹、无有害物质板系列产品,攀钢产品遍布长虹、格力、美的、科龙等名牌家电企业,在国内家电板市场占有重要的份额,享有很高的声誉。

  向“全球最大的钒制品生产企业”目标迈进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攀钢只产钢不提钒,我国的钒主要依靠进口,外人形容攀钢人“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今天,作为攀钢第二大产业支柱,钒产业已成为攀钢名副其实的“金饭碗”,攀钢已成为世界上规模第二、实力最强的产钒企业,正向世界第一迈进。

  攀钢在铁水炼钢前先提出钒渣进行加工,充分利用钒钛共生矿资源,历经雾化提钒、转炉提钒、钒氧化物及钒合金的自主开发,钒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攀钢依靠自己的力量,加大钒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使攀钢摆脱了单一生产钒渣的粗放型方式,短短几年相继开发生产出五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钒、高钒铁、中低钒铁、钒氮合金等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钒系列产品。

  目前,攀钢自主开发的提钒及钒产品技术被国际同行公认为世界领先,俄罗斯、新西兰等国外企业纷纷要求转让技术,其产品远销日本、欧美等市场,其中,钒渣占国内市场的80%,占国际市场的20%,钒铁占国内市场的60%至70%。中国钒产业已成为我国冶金行业中为数不多主要依靠自主创新,从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勇担振兴中国钛制品产业重担

  依靠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攀钢已成为中国最大钛原料基地和钛白生产企业。

  钒钛磁铁矿中的钛,国际上一般并不视为钛资源,在产业实践中国内外也从无利用先例。攀钢经过十几年持续努力,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从选铁尾矿中选出钛精矿,并不断突破国际上细粒级选矿的禁区,钛精矿产量从九十年代初的零起步到2005年发展到25万吨,大大缓解了国内钛资源短缺的瓶颈,今天,攀钢已成为国内最主要钛原料供应基地。

  为了国家的钛白产业安全,攀钢毅然主动担起了开发氯化钛白技术,振兴中国钛制品产业的重担。攀钢通过收购锦铁集团因试车不成功被迫停产的氯化法生产线,形成研发平台,借助清华大学和境外专家研发力量组织攻关,突破封锁,已开发掌握了氯化法钛白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而使徘徊14年,花费14亿元的这条生产线起死回生,2004年已达设计水平并获得可观利润,为今后打破国外封锁,建设大型氯化法钛白生产线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据介绍,仅“十五”期间,攀钢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14项,其中获国家科技奖和省部级一等奖以上的成果达14项,如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新技术获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钒氮合金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技术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攀钢1350毫米板坯连铸机成套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获科技进步奖项目数居行业内各企业之首。2004年,攀钢技术中心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成就奖。2005年,国务院领导向攀钢颁发了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奖牌。大批依靠自主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构成了攀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份,为攀钢这个老三线企业克服资源、地理、交通、社会负担重等劣势,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攀钢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铁路用钢、家电用钢板生产基地,中国品种最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钛原料和钛白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世界第二、技术领先的产钒企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