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十九冶针对企业实际,不断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提高工人整体素质,有力地支持了现场施工任务的完成,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取得长足发展。 十九冶成立四十年来,先后完成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其中技术工人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力量。但自1996年完成攀钢二期建设后,企业步入低谷,效益滑坡,包括技术工人在内的人才队伍流失严重。2003年企业领导班子更替后,认识到市场的竞争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工程技术、管理和营销等人员,还必须在操作人员中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使先进的技术落实到工程上。为此,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技术工人培训力度,走自我发展之路。公司每年都针对施工生产实际制定培训计划,提出培训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责任部门,明确培训方式,并把职工培训纳入各单位经营承包考核指标,层层考核落实。近几年来,公司先后培训技术工人48个工种共计3497人,经过考试考核合格,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2456人,技术工人持证上岗率达到98.83%。结合生产实际,加大投入,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师带徒”等形式,提高工人技术素质。在施工点上,公司经常组织开展主要工种“技术比武”活动,对取得成绩者进行奖励;鼓励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老师傅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工快速成长;积极组织参加各种职工技能大赛,在竞赛中提高技术水平。2005年,在“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焊工竞赛”中,机装公司青工徐帮学取得铜牌,被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工业炉窑公司三名工人参加中冶集团组织的筑炉工大赛荣获团体第五名。通过发挥技术尖子的带头作用,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建立激励机制,进行政策引导,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为不间断培养企业后继技能人才,公司健全和完善了工人技师正常考评制度,坚持每三年考试考核评聘一次工人技师,凡评聘为工人技师的,除发给技师津贴外,其工资标准享受与企业中级技术职称同等待遇;制定了公司技术工人最高技能荣誉称号——首席技师的考评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受聘的首席技师每月发给技术津贴300元,每三年进行一次考聘,2004年12月,公司经过严格技能考核,评出11名首席技师,此举在工人队伍中引起极大反响;提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待遇,根据不同等级每月给予相应技术津贴,并将工作岗位、技能等级与工资挂钩,等级越高,工资越高;对高级技能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任用,有突出贡献的提拔重用或在职称方面破格晋升。 经过几年努力,目前该公司技术工人队伍结构日趋合理,高级工及以上的技术工人占到工人总数一半以上,在施工中屡次刷新冶金建设新纪录,为公司一年一个新台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