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企业

新转炉撑起炼钢“半壁江山”

2007-03-07 01:53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汪泽华 阅读
 截止2月27日,新钢钒炼钢厂新1#、2#转炉今年以来共产钢35.7万吨,占总产钢量的46.6%,几乎撑起了炼钢生产的“半壁江山”。有关人士认为,经过近一年的达产达效攻关,新转炉的投资效益正在逐渐显现。

  炼钢厂现有5座炼钢转炉,新1#、2#转炉是攀钢三期技改——转炉易地大修工程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0多亿人民币,采用了副枪和炉气分析、煤气回收、第二代OG湿法除尘等10多项成熟先进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于去年3月竣工投产,使攀钢炼钢能力提升200多万吨,对攀钢立足资源和综合利用优势,做好资源、做精钢铁、做大钒钛、做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尽快实现新1#、2#转炉达产达效,发挥投资效益,炼钢厂成立了“新转炉达产达效领导小组”,对新转炉的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他们运用系统优化原理制定了“新转炉投产后的生产组织模式”,克服了原料跨和炉后吊车运力,脱硫能力、铸机能力不足等困难,逐步理顺脱硫提钒片区和炉后物流,促进生产顺行;针对设备和设计缺陷,对新转炉摇炉房、刮渣器等进行改造,总结设备运行规律,确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点检标准和检修模式,提高设备稳定运行周期;根据运用“副枪和炉气分析”技术实现自动化炼钢的目标,对新转炉工艺操作进行跟踪,逐步优化装入制度、造渣制度等工艺制度,钢铁料消耗、炉龄、冶炼时间、终点命中率和炉产钢量等技术经济指标得到逐步优化,达到或接近设计水平。

  日常工作中,炼钢厂制定了新1#、2#转炉每班炼钢炉数目标,将新转炉区域设备纳入正常管理,做到及时消缺,及时维护、及时检修,降低故障发生率;严格执行信息汇报、进厂等“四个制度”,对设备故障长时间处理不好,影响生产4小时以上时,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进厂进行安排处理;坚持“先易后难、就近为主”的原则,当1#、2#方坯在生产时新1#、2#转炉以生产方坯钢为主,当1#、2#方坯产能不足(或有检修时)新1#、2#转炉则生产板坯钢;坚持物流顺行、快速的原则,前区铁水(半钢)物流由调度室铁水调度统一安排,后区钢水由修砌、炼钢、调度等相关单位分工负责,按120—160min控制钢水节奏,确保全线物流畅通,为新转炉达产达效创造条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