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攀钢模范共产党员顾民 特约记者 易小雄 20年前,满脸稚气的青年顾民怀着对理想、对人生的执著追求,来到石灰石矿,加入到火热的矿山建设事业中。当有人在为矿山环境艰苦而抱怨时,他却为自己能分到矿山而感到自豪。 刚到矿山时,组织上安排顾民干粗破机工,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顾民,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在工作中,他勤学好问,踏实肯干,深得师傅和同事的赞赏。几个月后,组织上特派他到武钢参加为期半年的电机车维修培训学习,这使他开始从普通工向技术骨干转化。 从武钢培训回来后,顾民当上了一名电工。为了学好电工维修技术,他先后自学了《电工工艺学》、《电工原理》、《电工手册》、《电工技术问答》等书籍。白天他跟在师傅身后,聚精会神地看师傅的示范操作,边看边思考,并作好笔记。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请教,直到弄明白才罢休。晚上回到宿舍后就躲在房间里“啃”大量的专业书籍,一笔一画绘制电气原理图,整理工作笔记。 在长期系统的学习过程中,顾民还养成一个好习惯,坚持每天写日记,把工作中所遇到的设备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故障部位、设备型号等统统记录下来。在日常的生活中,顾民更是把“责任”放在第一位。一次在检修中破机时,突然吊车开不起来,值班电工处理几个小时也没能查出故障原因。当凌晨1点多钟,顾民接到电话时,不到20分钟,他就赶到了现场,只用了几分钟就排除了故障。 多年来的日积月累,顾民的电工理论专业知识与实际维修技术都得到了质的飞跃,他对车间的各种设备型号、性能、电气图都了如指掌,成为矿里设备维修骨干中的骨干。2003年,在参加攀钢(集团)公司举办的维修电工技术比武赛中,顾民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同年12月,在参加攀枝花市举办的维修电工技术比武中,他脱颖而出,荣登冠军宝座。 中破配电室是石灰石矿破碎车间的“心脏”,有两台800KVA变压器,占车间用电量的80%以上。由于中破配电室是新旧设备混用系统,有些设备陈旧落后,造成了生产中故障频繁,电工查找排除故障难度大、处理时间长,经常耽误生产。针对这一难题,顾民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中破配电室电气控制系统改造方案》。该方案得到了有关专家和矿领导的肯定,2000年6月,顾民和同事们一起成功地对中破配电室进行了改造,经过7年的运行,故障频率大幅度下降,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转效率。从技术革新中尝到甜头的顾民一发不可收拾,7年来,他先后又采用了微机保护控制单元对细破机进行综合保护控制的改造、对粗破配电室的改造。除此之外,他还成功地改造了破碎车间13#皮带配电室、空压机、水泵、给料机等电气设备。特别是2006年,在破碎工艺技术改造中,顾民带领职工先后对水洗5#皮带进行改造、3#、4#、5#固定筛改造、3#皮带前部给料机等技术改造,通过对破碎工艺技术改造后,效益显著。 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终于赢得回报。2004、2005年,他连续两年被攀钢(集团)公司评为技术能手。2006年被国资委评为“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2007年又被攀钢(集团)公司评为模范共产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