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随着热轧工程项目钢卷库第一台重45吨起重机在1514平台上缓缓升起,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曾是攀钢“十一五”结构调整规划评估专家组成员的原冶金部副部长翁宇庆认为,该项目的顺利推进,意味着攀钢在结构调整、淘汰落后、深度推进攀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上,正在实现其“华丽转身”。 进入21世纪,我国钢铁工业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环境压力巨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坐拥钒钛资源与技术独特优势的攀钢敏锐地意识到,如果继续沿袭传统发展方式,企业生存空间势必会越来越窄,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弱。为此,攀钢果断决策,确立了“做大钒钛、做精钢铁、做好资源、做强企业”的发展战略。攀钢西昌项目也由此进入实施阶段。 作为实现新的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攀钢西昌项目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钒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坚持钒、钛、铁同时利用原则,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全面提高攀西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水平。项目建成后,在钛产业方面,攀钢将形成从钛精矿、钛渣、钛白粉、海绵钛、钛锭到钛板卷生产的工艺流程,拥有一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钛产业链;在钒产业方面,攀钢将拥有从钒渣、氧化钒到高端钒制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话语权的钒产品生产企业。 攀钢西昌项目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项目的实施与国家发展步伐同频共振。到2011年底,一个中国最现代化的钒钛新材料工业园将在这里拔地而起。这不仅有利于攀钢把资源转化成最有优势、最有特色、最有效益的产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也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我国钢铁产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钢铁企业迈进的一次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