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产品

特色农业飘香仁和大地

2006-06-01 10:24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斯慈伟 阅读
 走进仁和农村,处处山青、水绿、人勤。果园里,瓜果飘香春满园;山坡上,风吹草低现牛羊;村道旁,车水马龙交易忙;农舍里,新型农民道窍门:要致富,请走特色农业之路。

  五大支柱产业——

  特色农业起步

  “十五”期间,仁和区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安宁河流域世行贷款、生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节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大河流域植被恢复等项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已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大支柱产业。

  优质软籽石榴产业走上快车道。目前,仁和区已建成了1.8万亩的优质软籽石榴基地,年产量达到4000吨,年产值超千万元。2003年以来,仁和区通过举办攀西石榴节,使精心打造的“攀西”牌石榴声名鹊起、畅销各地。

  葡萄酒业飘香省内外。“十五”期间,仁和区建成了1.7万亩优质酿酒葡萄基地,葡萄年产量达2800吨,各类葡萄酒年产量逾千吨。在2002年的国家西部农业博览会上,仁和区参展的攀西阳光牌干红葡萄酒系列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国内各地商家和消费者的广泛赞誉,被评为四川省名优农产品。

  晚熟芒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仁和区已种植芒果3.7万亩,至“十五”末,年产优质晚熟芒果超过2500吨。目前,“仁和牌”芒果已获准使用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标志,仁和区绿色无公害芒果生产基地也正在积极申报之中。

  含金量高的烤烟产业。“十五”末,仁和区已发展烤烟6029.4亩,由于烟叶质量好,烤烟一直供不应求,平均亩产值达到1670元,烤烟产业已成为促农增收的朝阳产业。

  快速发展的畜牧业。“十五”末,仁和区畜牧业产值近千万元,畜牧业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50%以上。2004年以来,仁和区还通过举办美食节,为畜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销售渠道。

  五大支柱产业为仁和区的特色农业之路撑起一片明朗的天空,为特色农业走上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开辟了新天地。

  产业化发展——

  特色农业做强

  “十五”期间,仁和区通过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推广五种产业化经营模式等措施,使特色农业取得初步成效。

  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助推特色农业发展。近几年,仁和区共引进、培育了15家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了12个农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为特色农业发展带来了资金、技术、市场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创立了系列品牌农产品,有效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

  五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仁和农民致富。“十五”期间,仁和区通过推广“大田石榴、平地葡萄酒、优质烤烟、集约化经营、科技示范带动”等5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使龙头企业、大户、农户三者之间,通过签订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合同,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龙头联大户、大户带农户的链条式发展模式,有效地带动了仁和区农民致富。如:大田石榴模式已成功带动了2000多户农民走向富裕路,葡萄酒业经营模式已带动了近千户农民发家致富。

  “十五”期间,仁和区的农业增加值由2.14亿元增加到3.125亿元,年均增长8.3%;其中,特色农业产业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已达到47.7%。

  特色农业使仁和农民的生产发展了,日子过得香甜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