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产品

养老保险让仁和失地农民安享晚年

2006-11-01 01:58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江莉 唐双燕 阅读
 编者按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市是重点,农村是难点。我市仁和区社保工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为失地农民想办法,为年老失地农民安享晚年探索了新路子。

  63岁的吉正芬,是仁和镇沙沟村下沙沟社的失地农民。在仁和区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关于解决仁和镇失地农民遗留问题的实施办法”中,有五种补偿政策,吉正芬选择了养老保险安置方式。她一脸幸福地对我们说,她现在每月拿着养老金,晚年生活过得安逸、快乐。是养老保险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目前有吉大妈这样想法的失地农民,在仁和区有不少。这也是我市社会保险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出的一条新思路、新举措。

  仁和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年来,仁和区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近郊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失地农民。据不完全统计,仁和区从1992年起到现在已有“失地”农民近万余人(含已安置农民),主要分布在仁和镇、金江镇、前进镇,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成为影响仁和区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仁和区区委、区政府将失地农民问题列入今年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2411”工程,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问题更是被列为急待解决的两件难事的第一件,并于2005年9月12日专门发文,就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作了统一布署,让失地农民得到妥善安置。其中养老保险安置方式是对过去失地农民安置方式的最大突破。

  为推动和开展好这项工作,仁和社保局在市级、区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并专门成立“问卷调查组”,深入农民家中,调查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想法和意见。与区安置办共同协作,由安置办提供需安置人员花名册,社保局为他们统一办理参保手续,经过周密计算后,由安置办一次性缴费。这样,既方便了安置农民,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为了让失地农民透彻地了解养老保险政策,专门上门宣传讲解关于安置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相关问题,并为他们进行仔细测算、对比,让失地农民进一步了解到养老保险安置方式是对他们晚年生活的一种切实保障。采取发放资料,分阶段、分片区开展了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政策讲解和宣传。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一些失地农民逐渐改变了原有的家庭养老观念,对参加养老保险有了全新的认识。社保局的工作也得到了失地农民的肯定。到目前为此,全区已有107名失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

  推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对仁和区经济和谐发展、缓解征地矛盾,长远地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等,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