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仁和:沉甸甸的芒果压弯了8月的果树枝头,红灿灿的石榴点缀了9月的绿荫山头,绿油油的烤烟叶洒满在10月的金秋大地……在这片千余平方公里满布光热的土地上,朴实勤劳的仁和儿女依托这里独特的气候和阳光,克服种种艰难困苦,走出一条具有仁和特色的农业产业路。
产业形成露锋芒农民增收心舒畅 大江两岸的山间地头,映入眼帘的远山近景给人一种别样的绿意盎然。但游玩的人们又怎能想到这里也曾一片荒凉?为了改变农业的落后状况,仁和区不断的探索实践,在全区14个乡镇逐步发展出了芒果、石榴、烤烟、畜牧、葡萄等农业产业。 近年来,仁和区的优质晚熟芒果、优质石榴、优质烤烟等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该区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了围绕优质晚熟芒果、优质石榴、优质烤烟、畜牧业、酿酒葡萄等优势产业,围绕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带和特色农业经济区,让农民的产业发展走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该区形成了以“使特色农产品与龙头企业和农户抱团做强”为核心内容的5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田石榴经营模式、平地葡萄酒业经营模式、优质烤烟发展模式、科技示范带动型模式、集约化经营模式。而今,率先走“公司+基地+农户”特色农业道路的混撒拉和大田,打响了“攀西”牌芒果和“大田”牌石榴的品牌,产品也远销到了北京、上海、哈尔滨、新疆等地,还出口到了俄罗斯。“十五”末,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也由90年代不到1000元增加到3870元,收入是原来的三倍多。特色农业,不断让仁和农民尝到丰收的喜悦。 产业发展定方向农民富裕展希望 今年来,乘“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春风,仁和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继续坚持“优质晚熟芒果、优质石榴、优质烤烟、种草养畜、酿酒葡萄”五大特色农业产业的建设,继续壮大“芒果、石榴、烤烟、畜牧、葡萄”五大特色农业的规模,力争用几年时间将其中2—3个优势产业培育成为有较大影响的农业产业。以五大农业支柱产业为发展重点,完善环前进、仁和、总发、大田、平地、大龙潭、金江一线的农业产业带,辐射带动全区各乡(镇)形成“百里特色农业产业带”,培育形成生态农业、加工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建设果品、蔬菜产业链,逐步形成该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继续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带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大事来抓,继续鼓励各乡(镇)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定位带来的是新的农民增收势头。今年1—9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750.06元,同比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60元,同比增长10.9%。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为仁和的特色农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力争“十一五”末,五大支柱产业基地面积达20万亩以上,农副产品商品率达7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00元以上。 踏着新的步伐,走上新的征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仁和的特色农业将大展拳脚,带领仁和农民走向富裕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