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产品

增收 攀枝花农民笑开颜

2007-07-08 14:08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记者  陈帆  杨辉)7月5日,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的农民王世权翻开了自家的账本,一番仔细核算后,王世权满脸笑容。半年的辛勤劳作,换来了他最希望的结果:今年上半年,他家可实现增收1万余元。

  不仅仅是王世权一人因增收而高兴。记者近日从市农牧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到2035元,同比增加260元,增长14%。

  上半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可达9.5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可达5.8亿元,增长9%。农民现金收入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显著。上半年,我市加大了农民工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利用农业广播学校等方式,使全市农村7000余人获得了大专学历及中专学历。加之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1至6月,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6.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58亿元。

  农技培训、科技推广对农民增收贡献较大。我市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专家进村入户工程,让农业专家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技术培训。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开展农技培训16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优良品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是我市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又一个“亮点”。今年上半年,我市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达11万亩,同比增加1500亩,实现产值3.7亿元,增长15%;预计全年全市水果产量将达到9.5万吨,其中,预计芒果、石榴的产量将分别增长67%和25%。脐橙、荔枝、桂圆等特色水果有望实现增产增收;畜牧业保持较快速度发展,肉食品价格看好。

  农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农民收入水平。今年,我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监测。上半年,市县(区)农牧部门共依法查处假冒伪劣农资7000余公斤,通过一系列的农资打假和农产品监测行动,净化了农资市场,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切实维护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

  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继续实施的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等惠农政策深入人心。我市乡镇“惠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先期6个乡镇已经建成,年内将力争完成所有乡镇“惠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