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中坝草莓香

2006-03-10 09:2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潘普洲 阅读

 高山平原,峡谷平坝,这就是中坝。但,这不是其他地方的中坝,而是攀枝花的中坝。
    离仁和镇,穿渡仁西线,行弯曲车道,过山巅,越沟谷,四周是山,山中间平原,平原上有碧绿的菜,青青的树木,星星点点的野花,花中有红有黄有绿……春节期间,我们一行人离开山间中的闹市炳草岗,乘车前往山间中的乡村中坝,中坝里的农舍,农舍旁的田野,田野上的青叶红果扑鼻香——草莓结果的农家田原:中坝乡中坝村的孟古桥社的一户黄姓人家。
    跳下车,迫不急待,与主人打个招呼,直奔长着草莓的田里。
    不太大的一块块田土,不太高的一棵棵植株,不太茂密的一窝窝青苗,但青苗里躺着一颗颗红红的象红翡翠似的又象红珍珠似的东西——这,就是草莓,就是长在田间还没有采摘的草莓和草莓的母体——植株。
    草莓头年8月栽下,当年12月或第二年1月开始结果收成,一直要收到第二年5月。
    草莓清香在入口里,草莓沁心也在入口里。正是这些缘故,她才以野草的不使人注目的外表形象而深深留在人们心里的内在甜美,不起眼的形象带给人实在的愉悦,实在的华美,这是朴实无华的美的天使带给人间的光辉啊!
    我们采摘草莓的田间的主人,男主人姓黄,名兴邦,当过21年的生产队长;女主人姓陈,名德珍,更比队长还队长。因为,她口齿玲巧,说话欢快;她手巧心巧,做事麻利。这对夫妇,留给我的印象,实实在在地就象草莓和草莓的植株,无艳丽的衣装,却有着朴实无华的外表和火热的心境。
    他们地里的草莓,似乎格外香甜。因为,他们对草莓的呵护,是认真的、火热的、实在的。对草莓的栽培,是用心的,没有用化学成分的肥料,也没有用除害用的杀虫液,更没有用什么催长素。所以,他们家的草莓,也不用他家的人摘上市去卖,而是需要者自己来地里,先是摘一大筐,用水一冲,山吃海吃一通,吃够了,吃饱了,才再去摘来带走。在地里吃的,不管你吃多少,他们都不收分文。摘来带走的,才按批发价优惠价……总之是他们按少的数字来收钱。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夫妇俩最早在中坝种草莓,已经种了20多年了。那时,很多人都不愿做开头难的事,黄兴邦和陈德珍做了——第一家种草莓。他们从成都移来草莓苗,不怕冒险,在市农科所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成功了。成功后,每年种七、八分地,多时一亩地,产草莓3000多斤,   可收入10000多元。
    成功后,黄家夫妇就成了“草莓大王”,“草莓大王”就向临近的庄户人家推广技术,免费传授,免费赠送别家草莓幼苗……这一下,可把他俩口忙得团团转。
    正是这种草莓似的朴实无华,黄兴邦与陈德珍带动了中坝乡的草莓种植。如今,中坝成了草莓飘香的中坝,这对夫妇成了家喻户晓的“草莓大王”。他俩得的各类奖很多很多,其中有一块是一九八九年四川省“双学双赛”活动领导小组授予的大奖牌呢。
    中坝草莓香,裂谷多英杰,你别忘了去看看英杰,别忘了去品一品草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