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攀枝花:“钒钛之都”的“十二五”使命

2011-03-15 16:24 来源:中国钒钛之都 作者:综合 阅读

  位于川南的攀枝花从1965年建市起就以资源型工业城市的形象存在。

  规模庞大的钢铁产业让攀枝花曾有“百里钢城”之称;而现在攀枝花则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端钒钛产业作为未来资源兴市的重要依托。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中央首次在五年规划中提出科学发展为主题,并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力图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工业城市,攀枝花在此间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2011年两会期间,《中国经营报》就攀枝花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攀枝花市市长刘晓华。

  打造“钒钛经济”

  《中国经营报》:在过去很长时间攀枝花一直以钢铁产业闻名,而现在重点发展钒钛产业,这种产业的调整原因何在?

  刘晓华:攀枝花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当初就是因为建设攀钢才有了这座城市。在过去很长时间,钢铁产业在攀枝花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呈现出“一枝独秀”的局面。但这样一业独大的局面会出现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度过高,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就制约了攀枝花的发展后劲。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意识到,要让攀枝花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动攀枝花从“钢铁经济”到“钒钛经济”的转变和跨越,以钒钛产业带动钢铁产业。

  钒被称为“万能合金”,钛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医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而攀枝花境内的钒钛磁铁矿已探明储量达到74亿吨,钒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钛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此外,还有着丰富的铬、钴、钪、镓等稀有金属资源。随着重化工业发展的加快,资源型城市在国际国内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在这个基础上,攀枝花围绕资源优势,建立了强势推动新型工业化、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目标。

  《中国经营报》:在发展“钒钛经济”方面,攀枝花在“十二五”期间有何规划?

  刘晓华:攀枝花一直是以资源立市、资源强市、资源兴市。目前,在发展“钒钛经济”方面,攀枝花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钒钛产业已经成为我市的核心产业。我们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钒钛低(微)合金钢生产基地,是国内最大、世界第二大钒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国内唯一的全流程钛产业基地。同时,我们还是国内最大的钛原料供应基地、国内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海绵钛生产基地,拥有国内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冶金用钒产品生产基地。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围绕资源优势,将钒钛经济做大,形成工业的产业集群。在做大规模的同时,还要强化产业链的建设,不能局限于只做原材料,必须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在这方面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说钛,在各个领域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就要通过引进企业,从最初的钛锭到钛白粉,再到钛材,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工生产各种钛产品,将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打通,提高工业的附加值,以高端产品抢占发展的制高点,把资源优势彻底转变为产业优势。

  转型促发展

  《中国经营报》:国家在“十二五”期间确立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理念。攀枝花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划?

  刘晓华:对攀枝花而言,“十二五”是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攀枝花面临着三个方面任务:依靠钒钛产业带动钢铁产业,促进全市经济加快发展;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壮大县域经济激活全市经济,增强地方经济实力。

  整体而言,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义不动摇,将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整体思路是做大做精农业、做强工业、做大第三产业,使攀枝花的经济快速发展,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另外,我们将继续强势推动新型工业化,“工业强市”的战略不会改变。钒钛新材料、优质钢铁、水电能源、电冶化工基地将作为我们重点推进的领域。我们将推动钢铁钒钛产业向低消耗、高效益、循环型、生态型的方向发展,成为国内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在农业方面,攀枝花有很多独特优势,这里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很适合各种农作物和水果的生长,如我们这里出产的芒果品质就是全国最好的。但由于我们的土地空间受到限制,所以在农业方面我们会把精力重点放到高效精细农业方面。同时,攀枝花还将以做强新兴服务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促进金融、物流、信息、法律服务、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经营报》: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一直是矛盾性的问题。攀枝花是如何处理这两者关系的?

  刘晓华:你说的这个问题,是很多资源型城市所共同面临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过程,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利用资源、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必须放在一起考虑。

  攀枝花是重工业城市,过去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我们在环境方面有很多欠账和教训。在2005年的时候还曾被环保部点名批评,戴了黑帽子。此后我们痛定思痛,加大进行污染源治理。从2005年以来,我们对400多个项目进行了整治,关闭污染企业,淘汰了大量落后产能,有效减少了粉尘和废水的排放,为攀枝花的可持续发展腾挪出巨大的环境空间。在过去5年中,政府和企业投入到环保当中的资金达到60多亿元。我市的空气质量在2010年年底优良率达到68.8%,环境面貌也发生了巨大转变。近年来,我市先后评为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环保城市。应该说,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为攀枝花在“十二五”期间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在合作中寻找区位优势

  《中国经营报》:攀枝花地处攀西腹地,在区位上并不占据明显优势,在这一点上攀枝花是如何打破区位瓶颈制约的?

  刘晓华:攀枝花地处四川、云南、贵州的交汇之处,从区域位置来看,我们并不占据优势,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攀枝花是攀西地区和川滇黔交界地区唯一的大城市。从发展前景来看,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川滇黔三省资源丰富,而且在产业上具有互补优势,相互之间可以建立良好的区域合作。在2010年7月底,攀枝花、宜宾、昆明、丽江、六盘水和毕节等三省十一市在攀枝花讨论通过了《川滇黔十市地州合作与发展峰会章程》,共同签署了《川滇黔十市地州合作与发展峰会框架协议》,三省之间的区域合作正式展开。国家在继续深入西部大开发、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三省之间的区域合作将使攀枝花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逐渐凸显出来。现在我们正致力于争取将川、滇、黔三省交界区域的合作上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合作机制,以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