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钒钛之都”在这里崛起(2)

2012-05-25 17:12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杨荟琳 阅读

     盐边县的发展只是一个缩影。2005年以来,全市共淘汰落后产能项目77个、整治项目500余个。为了吸引更多大企业入驻,各级各部门走南闯北,四方吆喝,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拓展招商渠道;整合、统筹各类专项资金,把扶持重点放到重大产业化项目的引进建设、优势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培育等方面,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钒钛产业深加工项目。米易县华铁钒钛生产的脱硝催化剂载体二氧化钛,打破了日本、德国、法国的垄断;仁和区白云铸造生产的高强度破碎机锤头畅销欧美市场……

     加大项目引进的同时,我市着力科技攻关。近年来,全市加大了对钒钛产业的科研投入力度。截至目前,仅攀枝花钢铁研究院就取得科技成果1500余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20余项,荣获国家、省(部)、市等各级科技进步奖100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5%以上,且开发的多项钒钛技术成果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在项目和科技的双重支撑下,2011年底,全市从事钒钛产业的企业达100户左右,“百花齐放”之势逐渐形成。

     标准与规范齐抓

     从“被动”到“主动”

     在当今生产领域,谁掌握了标准的制订权,也就意味着谁掌握了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市场主导权。

     近年来,攀枝花钒钛产业迅猛发展,已形成钒渣、钒铁、钒氧化物、钒氮合金、钛精矿、高钛渣、钛白粉、海绵钛等系列产品。然而令钒钛企业“尴尬”的是,在产品交易和技术交流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产品及其检测标准,企业的交易成本偏高,从而降低了产品竞争力。

     “攀枝花的钒钛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其面向的冶金、化工、医疗、航天等领域的行业标准各不相同,这就使企业受制于产业链下游。”攀枝花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尽快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成钒钛制品产品标准体系、钒钛产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掌握全国钒钛制品标准制(修)订主导权,对于加快建设“中国钒钛之都”意义重大。为此,我市在抓好企业规范生产的基础上,着力建立相关标准。2008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在攀枝花筹建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这也是全国首家钒钛制品质检机构。2010年6月,该检验中心破土动工。“中心建成后将集检验、检测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和科研开发、科技成果标准技术验证等于一体,今后主要承担国家、省、市对钒钛制品的监督检验和技术法规、标准制订。”攀枝花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2年,攀枝花钒钛标准化建设迎来了又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4月18日,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钒标准化工作组、钛标准化工作组在攀枝花正式挂牌成立,并成功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大会。这意味着攀枝花今后将有望占领全国钒钛产业制高点,并促进我国钒钛企业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的钒钛产品更广泛地获得世界认可,提升我国在世界钒钛产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