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攀枝花兴中钛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卢长虹 作为攀西地区首个进入钛资源深加工的民营企业——攀枝花兴中钛业有限公司经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年产钛白粉2万吨的生产规模,并于今年在全市范围内率先生产出金红石型钛白粉粗品。目前,该公司已成为人民币纸用钛白粉指定生产商和世界最大硫酸法钛白生产厂的“贴牌”生产商。 今年,市委提出“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宏伟战略目标,民营企业应当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谋求新发展?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攀枝花兴中钛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卢长虹。 “从资源、产业角度看,市委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非常准确、务实,指明了我市新一轮发展的方向,是攀枝花经济转型的又一次飞跃,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卢长虹欣喜地说。 卢长虹认为,“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企业应在做精、做细、做专方面狠下功夫。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过度开发,单一依靠以量取胜,攀枝花钒钛产业难以做强,反而会加快资源枯竭的步伐。同时,由于攀枝花特殊的地理结构,使环保容量有限,如果一哄而上,在狭小的区域内聚集大量工业企业,势必会对环境构成威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应走综合开发利用的道路,要在现有钢铁生产主线相匹配的钒钛磁铁矿开采过程中所剥离出的钒、钛基础上,最大程度提高钒钛产品的附加值,做精、做好钒钛产业;进一步做好发展规划,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走出一条“同构异化”的发展之路;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延伸产业链,做到清洁生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切实把钒钛资源用好、用精、用专,把攀枝花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钒钛之都。 卢长虹认为,资源就地转化,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关键。科技是实现资源就地转化的核心,企业应在做精、做细、做专方面狠下功夫,加强与科研院所等的合作、交流,提升产品品质、延长产业链,把攀枝花钛产业做到其他区域无可替代的地步,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采访结束时,卢长虹告诉记者,根据我市钛产业发展的实际,攀枝花兴中钛业有限公司在稳定现有产能基础上,在做精、做细钛白粉产业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金红石型钛白粉。目前,公司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线建设顺利,已生产出金红石型钛白粉粗品,为产业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