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资源

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探讨(2)

2009-02-10 14:2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综合 阅读

    三、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 

    分析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的特征,可以看出集群正处于成长阶段初期,园区建设等依托平台还在逐步完善,进入企业越来越多,产业规模增长很快,产品同构化严重,网络化特征不明显。根据产业集群演化规律,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探讨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一是企业层次,要使集群内的企业从量变到质变、从无序到有序转化,形成以龙头核心企业为主,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配套的分工明确的专业化企业组织结构(图1);二是产业层次,沿着各个产业链的相关环节逐一进行,使产品档次由原料级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扩展,产业链由短到长延伸,形成“微笑曲线”的产业价值链体系(图2)。 

    综合来看,上述升级路径要打通,必须首先是技术的全面升级,通过生产企业工艺流程的改进或更新,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关键技术攻关,掌握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其次是进行纵向、横向的网络升级,通过整合重组,进一步明确上下游企业分工,增强企业间的关联度,有效延伸产业链,形成良性竞争。实现这些升级,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从现有基础做起,分步实施。
1
2 


3
图1 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生产组织结构演进图
    钒:(1)开发更多含钒钢材品种,扩大产量。(2 加大钒基储氢合金、全钒液流电池等钒功能材料的研究。 (3) 开拓钒产品新的应用领域,加快钒精细化生产项目建设,把钒的开发利用从冶金拓展到化工、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
    钛:(1)做大钛原料,做精钛白粉。在钛原料生产上重点解决人造金红石工艺和升级钛渣工艺;钛白生产工艺上走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能力大的氯化法钛白路线,实现产品由锐钛型为主到金红石型为主的转变;生产组织上,通过企业整合,淘汰落后产能,使产业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由中小型企业向大型、特大型企业转变,同时兼顾上下游企业的配套。(2)做好技术攻关,形成新的海绵钛产业链。
 



附加值 附加值
5
研发 制造 营销 研发 制造 营销

图2 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产业价值链演进图

[NextPage]

 四、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升级模式

    1.产业园区推进模式
    综合看国内外发展较好的产业集群,大多都以产业园区作为支撑平台,比较著名的有中关村、张江高科、硅谷、剑桥、班加罗尔等,这些园区都是高科技企业集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技术、资金、人才密集是它们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这些方面攀枝花不具可比性。相对来说,发达国家的化工园区模式对我们较有借鉴意义。

    发达国家的化工园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区位优,要么靠海、要么处在经济发达地区,交通区位和市场区位非常优越。二是产业关联度高、协作性强,只要在同一园区,不管是否属于同一个公司,装置之间基本是管道连接,相互配套,实现了装置的技术匹配、产能匹配和流通匹配。三是组织体系完备高效,强调供应链管理和完善各种辅助机构。集中体现在园区内实现五个“一体化”。一是项目设计一体化,利用化工产品上下游关联的特点,形成化工项目链;二是公用工程一体化,对园区能源供应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一体化的“公用工程岛”;三是物流传输一体化,通过输送管网、仓库、码头、铁路和道路等,形成园区内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四是环境保护一体化,园区内设立环保中心,统一处理废水、废气、废渣。五是园区管理服务一体化,为驻园业主提供一站式办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同样相对集中在产业园区,以上的先进经验非常值得借鉴,通过对现在的园区进行改造优化,提升其服务功能,打造集群升级的良好平台,可以最直接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

    2.龙头企业推进模式 

    经济学中的一条著名的投入产出非均衡性规律:80%的资源集中于20%的优势产业,能产出80%的效益。现实生产中的龙头企业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对这条规律的很好印证。实践证明,一个有实力、上规模的特大型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周围一群企业的发展,或者反过来说,一个好的产业集群,其中一定有几个大型、特大型企业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如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有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两家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佛山顺德家电产业集群有美的、科龙、容声、格兰仕等名企,美国以塑料为主的阿拉巴马化工产业集群有BP、杜邦等跨国企业,法国上诺曼底化工园区的炼油产业集群拥有世界规模的石化联合企业拜耳、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可见,龙头企业的这种“羊群效应”已经成为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普遍现象和发展模式,其作用在产业集群中是这样表现和发挥的:由于龙头企业的内生性,小企业需要依附这些大企业生存发展,促进了龙头企业抓大放小,推进主导产品升级的进程。同时,一种相互依托、相互关联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格局很快得以形成。 

    攀枝花的钒钛产业集群中有一些企业已经具备成为龙头企业的潜力,但离国内外知名企业还有很大差距,体现在这些企业身上的资源集中度并不高,尤其是涉钛企业,与国外企业比还不具备竞争优势。所以在整个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育大型特大型企业,使之成为产业领袖,从而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

    五、对策措施和应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

    1.对策措施
    (1)做好做深基础产业
    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升级必须要按照产业集群的演化规律,循序渐进地推进,第一步是抓好现有的基础产业,把现有产品做精、规模做大。特别是在资源利用率还很低的钛产业上,首先要抓的是钛原料和钛白粉的升级,既要实现用高钛渣和高品质的富钛料取代直接用钛精矿生产钛白的落后生产工艺,也要大力发展金红石型高档钛白。
    (2)合理规划,调整产业空间布局
    从大的区域和长期发展角度出发,要统筹考虑凉山州和攀枝花的钒钛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从地方性和中短期发展角度出发,对新的工矿区的选择和建设,一定要坚持高标准和功能配套;对现存的各个园区,要重新进行产业分工,尽量使工业生产区和城市生活区自然隔离,不影响人居环境。
    (3)抓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完善重点产业园区的服务功能
    在交通运输方面,重点推进公路建设,同时搞清现有铁路、公路的运力,充分考虑运输环节对产业发展规模的影响,做到产业适度发展。
    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按照前述园区“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从物流运输、环境保护一体化抓起,规范入驻企业的排污行为,为它们减轻在环保投入上的压力;依托攀枝花大学、攀钢研究院建立面向企业的开放的专业化研究机构,同时也为对外科技合作项目提供研究条件,使项目开展尽量在本地实施;与大学等办学机构建立长期培训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建立行业协会,与国家行业协会紧密联系,通过协会掌握最新国内外的动态信息,建立行业标准等;建立能提供科技成果转化、融资、知识产权咨询、产品质量检验等中介服务机构。
    (4)制定优惠政策,全力培育龙头企业
    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和法规,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进驻,引导和规范本地企业做强做大。提高准入门槛,在企业信誉、环保评价指标、能耗、生产设备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制订严格标准;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快速发展;坚决取缔不合格、不达标的企业;对生产经营管理规范、有潜力的中大型企业实施倾斜政策,扶持其尽快成长壮大。
    (5)坚持品牌战略,给钒钛产品打上深深的“攀枝花”烙印
    坚持资源本地化转化,要通过创品牌,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攀枝花钒钛产业文化,给产品赋予浓厚的地域或地方色彩,体现企业和产品的归属感,实现产业集群落地生根。
    2.几个应关注的重要方面
    (1)资源储备
    攀枝花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过去靠资源立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同样要依赖资源开发,但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处理好矿石资源开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钒钛资源是战略性资源,在钒钛磁铁矿的利用上,更要慎重考虑资源储备。
    (2)防止产能过度扩张
    近几年,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的强劲发展,钛产业也随之高速增长,各企业纷纷达产扩能,同时还新增了不少在建或待建项目,但目前市场却在发生变化,全球经济进入下降周期,奥运后对钛白市场的需求减少等因素预示很有可能出现产业增长过快、供需失衡的状况。这些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钛产业升级路上,更应从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方面入手,从而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3)国家产业政策调整
    国家已明确钒钛产业属于“两高一资”产业,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环保、取消出口退税等政策,所以我市产业集群升级,一定要淘汰掉落后产能,更不能再引进和扶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
    (4)安全防范
     钒钛产业的工艺流程中涉及到很多种高危化学原料,要求我们在注重环保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安全隐患,兼顾人为因素和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引发的危险。这一点要求我们对涉及到高危产业的企业,一要限制发展规模,二要提高企业准入门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