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Page] 【出路】 短期还得要发改委出来“劝架” 随着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时期的到来,煤电矛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从长期来看,解决煤电争端还是要理顺电价,推动电力市场化。从短期来看,大家都在等着发改委出来调解。”有业内人士分析,日益焦灼的局面事实上对双方都不利:出口不畅内销不通,导致煤炭企业库存大量积压,运营成本上升;随着用电高峰的来临,电力安全生产需要稳定的能源保障。 在6月24日的广东省海上南北航线煤炭运输座谈会上,多家电企与煤企表示,希望政府出面,破解困局。 在此前结束的2009年煤炭订货会上,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经强调,煤炭价格要继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由供需双方企业协商确定,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虽然发改委表态不干预煤电双方的谈判,将遵守“市场规律”,然而事实上,这并不能解决煤炭企业要涨价,电力企业要降价的严重分歧。 在24日的座谈会上,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煤电目前的状况十分担忧,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展开调研。至于将具体出台什么政策以及何时推出,他没有给予正面回应。 苏稻香黄应来 【记者观察】 煤电矛盾只能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 经济学上有一个术语,“路径依赖”,它的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被搁置的煤电联动就是佐证。 面对被“锁定”的电价,电力企业不得不考虑尝试其他的路。 从2008年开始深受“缺煤之苦”的五大发电集团也加快向煤炭领域进军的步伐。资料显示,中电投集团在煤电运一体化的方向上已颇有成果。2008年,中电投集团对原中电霍煤进行重组,以中电霍煤、白音华煤电公司及区域为单元对资产重新进行整合,实现煤炭生产3700万吨;电力在建及运营装机达到777万千瓦。2008年3月11日,中电投和中海运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做大做强合资公司上海友好航运公司,重点保障中电投电煤“北煤南运”。 今年2月初,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说,2009年在大型煤炭基地、整装煤田、低热值煤集中产区,要大力推进大型煤电基地建设。 2009年,电力企业想出了更“绝”的招,海外进口电煤。据统计,我国去年一整年煤炭进口了4040万吨,电煤3000多万吨,而今年从一季度到4月份来看,远远超过了去年的数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一位高层透露。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管是煤电联营,还是海外购买,都是权宜之计,煤电矛盾只能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看来,首先还是要推动煤电联动,如果连煤电联动都不愿意的话,那改革就更难推行,是个过渡性的措施,但很重要,要理顺煤电关系,先要联动起来。 “至于电力行业改革,是个很模糊的事情,我的建议是,如果价格不改,那干脆就什么都不要改,因为所有实质性的改革都会牵涉到价格。” 林伯强还指出,煤电联动的意义在于,首先能为电力行业提供一个相对确定的商业运行环境,吸引民营、外资进入该领域,打破国企之间竞争的局限性,解决能源企业的效率问题。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煤电联动实行已经快四年,现实已经证明它不可能有所作为,不仅对解决当前的煤电之争毫无意义,而且将背离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即形成市场化的价格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