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我攀枝花市编制的《钒钛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发展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后,20日,市钛产业协会又召开了2009年会,记者就当前我市钛产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采访了部分与会人员。
市场孕育机遇 “钛产品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一些经济学家更是把钛产业以及钛产品开发运用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市经委负责人说,钛白粉在各工业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全球工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每年钛白粉的人均需求量为4公斤。去年,我国钛白粉消费总量为124万吨,人均不足1公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钛白粉、钛金属等产品的需求量必将大大提升。仅以钛白粉为例,如果按照每人每年消费4公斤计算的话,目前全国钛白粉产能缺口在400万吨以上。 正是看中了如此巨大的市场,全球钛白企业竞相向中国转移。同时,国内各地也争相角逐涉钛产业:云南楚雄携手昆钢共建年产2万吨钛材及深加工产品项目;山东山威集团着手建设国内最大短流程直接还原二氧化钛项目;大唐国际鄂尔多斯铝硅钛项目开工建设;宝鸡涉钛企业达60余家…… 市场孕育机遇,竞争催人奋进。“目前,全市9家钛白企业总产能达25.5万吨,钛白企业密集度、总产能、总产量位居全国首位。”市经委负责人说,去年年底以来,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涉钛企业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节约成本、节能降耗,严把产品质量关,在产品还存在一定利润空间,甚至略有亏损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生产,孜孜不倦地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尤其是钛白产业,上半年,取得了总产量达6万余吨,同比增长77.2%的好成绩。 “目前,钛产业还是一个‘小产业’。”该负责人说,当前全球钛白粉总产量为500万吨左右,钛金属产量只有几十万吨。而我市钛产业从2004年起步,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市涉钛企业已达60余家,钛白粉年产能已由最初的1.8万吨,增加到25.5万吨,随着恒为、攀航钛的第一炉海绵钛和钛锭的出炉,我市具备了钛化工和钛金属全流程的两大生产能力。同时,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发展规划》明确了钛产业发展方向、目标及保障措施。此外,多元化的产业集群和一套产业、政策体系及重大关键技术面临重大突破等,使我市钛产业更具竞争力。 危势酝酿突破 “环保压力大、经营销售分散、管理资源不足是我市钛产业目前面临的三大瓶颈。”市钛产业协会负责人说,攀枝花地处长江上游,环保压力较大,目前,全市9户钛白企业中,仅有2户企业使用环保压力小的高钛渣作为生产原料,但这2户企业目前的工艺流程尚不成熟。这就要求相关企业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健全科技攻关和推广体系,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同时,在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萎缩、出口减少、价格下滑等不利局面下,各企业更应加强沟通,避免同质化竞争。此外,我市钛产业大多为民营企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普遍缺乏管理层资源,要构建新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加强各种基础管理,理顺业务和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作为我市钛白产业的新秀,东方钛业建成投产时恰逢金融危机。谈及企业虽面临亏损但仍坚持生产时,该企业负责人说,价格浮动属行业内正常的市场竞争行为,各企业由于管理、生产成本、运输费用等各方面的因素,造成了产品成本不等,与其打“价格战”,不如升级、改造生产工艺,节能增效。公司钛白项目立足高起点、上规模,并把当前的不利局面当成一次难得的历练,通过坚持生产调整队伍、生产工艺、技术参数和指标,以便市场回暖后,迅速达产。他进而说,公司钛白生产线建设中,环保投入占总投资的六分之一,同时,公司还积极向行内企业学习先进的环保经验和技术,下一步,公司还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提高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像东方钛业一样,源丰钛业四氯化钛生产线刚建成投产便面临产品滞销的尴尬局面。为此,该公司再投入4000余万元,积极研发相关下沿产品,并于4月底建成了将四氯化钛深加工为高附加值更高的高纯电子精细二氧化钛生产线。由于高纯电子集精细二氧化钛广泛用于电子、航空、航天等高端技术领域,目前,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负责人说,该项目预计每年能给企业带来3亿元的销售收入。据市经委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钛产业深加工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钛产品进入航空、航天等高端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为此,企业应加大科技攻关和市场开发力度,尤其是在钛回收利用率方面,要加快产业化中试进度,从而实现大规模、低成本提取钛金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