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资源

加快培育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07-07 15:51 来源:中国钒钛之都 作者:综合 阅读

  ——与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专家简介

  盛毅,经济学硕士,研究员,现任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四川省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顾问。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主持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省软科学课题、国家部委课题10多项,出版《现代企业组织与经营》、《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等专著5部,发表论文150多篇,撰写研究报告和建议50多项,其中有近10项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本报记者杨洁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经济二次探底危险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经之路”,是着眼长远抢占世界经济技术竞争制高点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近段时间,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对这一系列战略部署,四川准备好了吗?四川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突破,抢占制高点呢?记者日前专访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盛毅研究员。

  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

  记者(以下简称“记”):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它已成为各国和各地区角逐的重点。可以预见,2010年将是相关政策出台的密集之年。在您看来,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定义这个产业?

  盛毅(以下简称“盛”):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能够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升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的产业。它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至少具有四个特征:一,它是相对于一定阶段而言的;二,它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未来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或者虽然自身不能形成较大市场规模,但对支柱产业发展能够产生强大支持和提升作用;三,它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能够对产业升级产生极大推动作用;四,它能够更好地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概念。我国目前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

  盛: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七大领域。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面前,我国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着力推进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对四川来说,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四川推进跨越发展、促进产业再上新台阶、实现经济振兴的根本途径。作为一个经济大省,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必须在一些产业领域中占据高端,通过高端产业的带动形成产业高地,提升经济的综合实力。

  科学选择是跨越发展的关键

  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竞争中,我省是否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

  盛:首先,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并且近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核技术和新能源、先进制造、民用航空为优势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基础。其次,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科研单位多,人才多,具有雄厚的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在大型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核工业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国内领先,科研成果积累多,战略性新产品开发能力强;三是产业门类齐全,各类工业园区初具规模,能够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配套;四是政府认识到位,决心大,能够获得比较有力的政策支持。

  记: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关键,选对了就能实现跨越发展,选错了就会贻误发展良机。就四川的现实情况来说,应该选择哪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

  盛:我省有关部门已经提出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六大领域中培育。从中筛选一批能够充分发挥科技、资源和产业优势,市场潜力大、资源能源消耗低、对现有产业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能够加快我省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从中确定一批战略性新产品,予以重点突破。比如,新能源产业中的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燃料电池;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数字视听、集成电路、军事电子、软件及以移动宽带网、三网融合等为代表的网络与通讯;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农业新品种、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免疫学诊断产品;节能环保产业中的半导体照明(LED)、绿色照明产品;新材料中的钒钛新材料、硅锂材料、化学新材料、稀土新材料;装备制造中的新能源汽车、重型燃机、风能、水能和核能发电设备等。总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广泛,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还会不断涌现出来,还可以从中选择。

  落实政策保障创新体制机制

  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肯定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我省应采取哪些强有力措施,保障目标顺利实现?

  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选择难度大、投资回收期长、风险相对较高,一般企业不愿意或不敢投入,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我认为,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对发展的难度和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有足够的估计,坚定推进的信心。其次,对如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情况还不清楚,因此必须在深入研究基础上,选准方向和重点,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和出台有力度的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期投入大,技术和产业化风险大,政府除了要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外,还要在财政支持、融资环境、资本市场、管理体制、政府采购等方面建立相对完善的支撑体系。第四,我省企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承担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的能力不强,动力也不足,因此,对一些事关全省产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国有投资公司或国有大型企业可以考虑先期投入,经过孵化并具备产业化条件后,再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或转让给民间企业。

  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有哪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盛:由于我省产业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处理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防止重视一方而偏废另一方;二是要从我省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的实际出发,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和层次,不能简单照搬发达国家标准,也不能简单套用国家的标准;三是省内各地区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发展方向,防止不切实际地一哄而上,赶时髦,炒作概念;四是要注意借鉴和吸取国内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我省国防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数量多,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新成果需要产业化,可通过改革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现有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同时,借助先进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的有利条件,大力引进新兴产业项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