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资源

新一轮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对攀枝花钢铁钒钛产业发展的影响(3)

2009-02-10 14:1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综合 阅读

产品

2005

2006

2007

粗钒渣(万吨)

13

20

20

五氧化二钒(吨)

2000

5000

5200

三氧化二钒(吨)

5200

10000

10000

    这表明攀枝花在国内钢铁产业上的优势和地位在不断下降,而在钒钛产业上的优势和地位在不断提高,这也是当前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根本原因,攀枝花在钒钛产业上的优势和地位,使得攀钢在国内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中成为了一块“香馍馍”,几大龙头钢企竟抛绣球,股市上攀钢系成为热点,鞍钢频频举牌,钒钛产业的战略意义和影响可见不一般!

[NextPage]

四、国内主要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能力及优势

    目前,国内钢铁产业正在形成以宝钢、鞍本、武钢、首唐钢、山东钢铁集团五大集团格局,其兼并重组能力及优势分析如下:
技术及管理是兼并重组主要考虑的两个因素,技术和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决定了其兼并重组能力。从五大集团形成的格局看,其主导企业中,宝钢、鞍钢和武钢都有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首唐钢是以新首钢和河北钢铁集团为主,具有地理优势和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势,将逐渐在河北地区兼并重组以形成巨无霸钢铁生产基地;而山东钢铁集团是同一地属大型钢铁企业的规模组合,具有较强的区域市场竞争能力。

    就比较优劣看(见表5、6),宝钢的技术、管理和综合赢利能力的优势是最强的,占据着国内钢铁产业产业链下游及价值链高端位置,特别是处于国内经济发展最强的核心区域,有明显的有利区位条件。其资源则是明显的劣势,但在国外有自己的矿山,有很强进出口的港口运输优势,虽主要利用进口矿,但吨钢赢利能力把武钢、鞍钢等企业抛在后面。其兼并重组主要就是寻求资源互补,以技术和管理的导入为主,从区域布局向全国布局和国际化拓展,实现多元产业与钢铁主业的互动发展,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兼并重组对象不遍地开花,以实现“精品+规模”的战略转变和“兼并重组与新建相结合”的扩张方式转变,力争在2012年其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三强、在世界500强排名中逐步进入200名以内。

表5 部分重点钢企资产与负债表(截止2008-06-30)


单位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鞍钢股份

898.22

337.01

宝钢股份

2203.26

1184.77

武钢股份

696.55

422.3

表6部分重点钢企2005----2007年盈利能力表


年份

鞍钢股份

宝钢股份

武钢股份

净利润(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净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

净利润(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亿元)

(亿元)

2005

20.79

264.88

126.67

1266.08

48.25

407.46

2006

70.03

543.3

130.77

1621.42

38.95

429.57

2007

75.25

654.99

127.18

1912.73

65.19

541.6

    鞍本钢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进出口运输优势,以及自创当今世界上包括日本、德国、意大利在内的少数几个可以进行连铸连轧成套设计、工艺开发、设备制造、自主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中国钢铁核心技术,实现了从钢铁产品输出到钢铁技术输出的历史性转变企业;同时,鞍山—本溪地区有比较丰富的铁矿资源,临近煤炭产地,有一定水资源条件。鞍本联合重组实质性的实现和精品基地的建立,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指日可待。鞍钢并购攀钢最大的阻力是其此前的兼并史上缺乏具有绝对说服力的成功案例。鞍本整合是国内钢铁业央企与省属国企整合的最早案例,但二者的实质性重组迄今仍待进展。 

    武钢的品种钢优势明显,尤其是硅钢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在国内独占螯头。武钢地处内陆,不管采取多少措施,武钢铁矿石自给率低都是短时间改变不了的。不过几乎与宝钢在广东布局的同时,武钢也在广西获得了防城港项目的建设权,实现了出海口的多年夙愿。与鞍钢的兼并重组相比,武钢重组昆钢、鄂钢已小有成就,顺利实现对昆钢、柳钢的兼并或重组后,显示了其中部和西南部的战略布局。武钢集团未来将加快产能扩张,力争在“十一五”末期进入世界500强,年产量冲刺5000万吨,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10名,规模效益居中国钢铁企业前3名。 

    原首钢集团具有钢铁生产、采矿、机械制造、电子及自动化工程、工程设计、建筑施工、生活服务、国内外贸易、市场融资等一体化的整体优势和综合配套优势,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已占钢材产量的50%以上,目前形成的新首钢集团,搬迁曹妃甸后,将获得更广泛的原料、燃料来源和产品销售市场,也形成了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河北钢铁集团是由唐钢与邯钢合并组建而成,是目前国内最大产能规模的钢铁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区位、装备优势,其中厚板产能居全国第一,钒制品国内市场份额可望达到35%,其与新首钢整合将具有显著的规模和地缘优势。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有望进入全国钢铁企业前5位。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省内钢铁产业进行了实质兼并重组,形成以产权为纽带、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母子公司体制和职权明确、有效运行的管理机制,但重组以后,核心问题是能不能达到有效运行,作为一家地方性的企业,其技术研发和再融资能力不足,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等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再发展。

    五、攀枝花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应充分考虑的一些基本条件 

    国内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这也是攀枝花钢铁钒钛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如何择优而嫁,并争取相关的支持配套政策,积极主动去融入全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大局中,把握机遇,创造条件,推动攀枝花钢铁钒钛产业的新发展,兼并重组应满足一些条件。

1.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从“呆矿”、“贫矿”,到现在得到初步的利用与开发,形成了现在的钢铁产业规模以及相应的钒钛生产能力,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但是资源利用率特别是钛资源利用率不高,铬、镓等还未利用,一些高效、节能环保的资源利用重大关键技术还有待突破,产业链不长,钒钛产业规模较小等,兼并重组在比较整体综合实力的基础上,还必须重点考虑能否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否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数量,良好的创新机制,能够帮助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加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开拓市场,真正能够做精钢铁,做大做强钒钛。
2.应有利于建立攀西地区合理竞争的资源开发新格局
    一花独放不是春,事实证明,垄断的资源开发存在诸多弊病,在兼并重组中,针对攀枝花资源分布情况,特别是钒钛磁铁矿资源在凉山州还有较大的储量,且主要太和矿区开采权已归属重钢,应从战略的高度,从攀西区域资源整合利用的角度,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打造大企业、大集团,延伸产业链,推进钢铁钒钛产业的进一步集群发展,实现区域联动,形成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新格局。
3.应统筹兼顾有利于攀枝花的地方发展
    攀枝花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资源是攀枝花建设发展的基础,要避免资源枯竭,城市衰落,必须尽早进行城市的经济战略转型,作为攀枝花经济支柱的钢铁钒钛产业,必然要和攀枝花的发展一样最终经受转型的考验,而且不可避免的还被赋予了许多的角色和责任。在兼并重组中必须统筹协调好企业利益与地方利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平衡,特别是在资源配置、税收分配、产业布局上,应较好的考虑攀枝花地方的利益和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