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资源

攀枝花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6)

2009-03-15 23:1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综合 阅读

TiCl4生产的主要设备氯化炉多数选用了沸腾氯化炉,规格从Ф1.2m到Ф1.8m不等,与国外Ф4.8m的沸腾氯化在能力和控制水平上差距较大;

钛白基础设备比较常规,但酸解罐和水解罐比较小,处理能力一般,以30m3酸解罐和水解罐 罐居多,与渝港钛业120m3 酸解罐和水解罐形成对比,成为工序和能力发挥的限制环节。

海绵钛生产中的氯化炉情况与四氯化钛生产氯化炉相同,部分厂选择熔盐氯化炉,大多数厂选择沸腾氯化炉,直径较小,严格意义讲属于小规模试验炉性质,但5t还原蒸馏炉属于中型,基本满足海绵钛生产要求。

3.5钛产业配套特点

通过能力配套和综合回收废酸,同时发展氯碱工业形成氯气供应能力,表3-6给出涉钛主要原材料生产企业情况。目前形成了配套不足和钛产业超常规发展并重的局面,需要与钛产业配套项目包括氯碱、制酸、机械加工、设备制造、运输、环保设备和技术研发,硫酸

表3-6     攀枝花主要辅助材料生产企业

序号

企业名称

产能万t/a

产品

1

攀枝花德明化工有限公司

15

硫酸

2

攀枝花攀化科技有限公司

15

硫酸

3

攀钢钢城企业公司

5

氯气

4

攀枝花大互通钛业有限公司

10

自备

5

攀枝花东立化工有限公司

10

硫酸

6

攀枝花荣昌化工有限公司

6

硫酸

供应、环保设施和交通条件不断得到发展,涵盖面进一步扩大,对外依赖持续降低,但某些重要原材料如果配套不及时,将难以满足钛产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环保设备和部分专用设备对外依赖较深,攀枝花特种设备制造维修基础薄弱,2007年钛白主要原材料硫酸和钛矿价格上涨,对产业健康发展产生致命影响,致使部分钛白产能发挥受阻,如氯化用途钛原料研制、硫酸扩能迟缓、专业渣场建设滞后和环保节能技术突破不足等。

3.6钛产业企业资本结构特点

按照钛白6万t/a和钛精矿10万t/a经济规模测算,攀枝花钛产业从业企业数量大,规模呈小型多、中型少和大型空缺的特点,钛矿和钛白产业集中度差,布局分散,小型和超小型选矿企业比重高;钛产业及其配套产业招商引资成功率高,大量民营资本进入钛产业及其相关领域,除攀钢是国有大型企业外,民营资本成为推动钛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主力军。

4.攀枝花钛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4.1钛产业发展原料格局产生变化,产业规模放大较快,可能加剧资源和市场投资风险

随着国内钛矿需求增加、矿产权属变更和矿业秩序整顿,原矿需求量急剧增加,矿山开发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一些企业取得矿权后不按要求进行剥离开采,而是根据自己需要开采,大矿小开,不计资源成本;选矿企业进入条件较宽,随之跟定的一些选矿企业为了节约运输成本,直接在矿山周边建选厂,在不同的矿山资源点、临时地点和工业园区组织生产,部分企业在没有排土场和尾矿库情况下组织生产,直接造成分散经营,布局混乱,使矿山超负荷开采,尾矿、废石、废弃物堆存压力增大,挤占生产生活空间,低品位铁钛资源和其它有价矿产资源无法集中管理和后续使用,给矿山复垦和水土保持带来困难,矿山投资风险加剧;同时随着TiCl4投产、海绵钛投产和氯化钛白进入计划,高品质钛原料需求增加,后续钛资源勘探研究滞后,使海绵钛和氯化钛白原料结构面临困难选择,形成对钛产业高端发展的瓶颈。

4.2钛从业企业数量大,小型和超小型企业比重高,产品质量层次差异大,制约钛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攀枝花钛产品基本保持国内公认标准,钛产品在国内外形成了产业链,但钛产品档次较低,部分钛产品基本保持国内公认标准,可以与国外标准接轨,但钛产品档次较低,没有高档产品问世,没有形成著名钛品牌。攀枝花共有钛精矿生产厂30多户、钛白生产厂10户,钛渣企业9户,四氯化钛企业6户,钛合金和钛铁合金企业6户;总体钛产业从业企业数量较多,小型和超小型企业比重高,虽然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延伸,但产业集中度较差,按照钛白6万t/a和钛精矿10万t/a经济规模测算,多数没有达到经济规模;产品质量层次差异大,现有条件下部分选钛厂产品降低档次出售,部分仅达到中矿水平,在目前矿物涨价和短缺的条件下是有经济效益的,在以后规范市场中难以立足,分散经营使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应选尽选和资源保护性开发目标难以实现;小企业投资实力小,无法组织大型密闭电炉,钛渣小电炉冶炼直接影响节能减排和钛白的清洁生产;钛白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档和原料级产品,锐钛型钛白产量偏大,高档金红石钛白比例较小,使精细钛白产品的高档化和高附加值目标实现受到限制;金属钛目前作为原料级别,需要延伸加工。

5.3企业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所有企业不同程度配套环保设施或计划配套环保设施,环保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钛产业涉及较多的环境问题,经过整合的钛精矿企业修建了尾矿坝,钛渣企业电炉冶炼过程煤气回收,钛白企业不同程度配套环保设施或计划配套环保设施,但层次不齐,特别是新建企业和已有企业需要统一的环保标准加以约束。

目前选钛厂家有的从磁选尾矿开始,有的从中矿开始,除攀钢等几个上规模的选场外,多数为小型选场,能力分散配套差,对外环境影响较大。钛精矿选矿主要污染物是磨矿机械噪声、粉尘、电磁辐射、尾矿、选矿废水、稀酸液、稀碱液和药剂残液等,环境危害包括对道路外环境、大气、水环境和声环境产生短期影响或者长期影响。目前大厂治理较好,小厂次之,不能完全满足国家环保节能减排要求和周围居民生产生活要求。

硫酸法钛白生产要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酸和副产物硫酸亚铁,废气包括酸解尾气和煅烧尾气。酸解尾气主要含有H2SO42~3g/m3,SO37~8 g/m3,SO21~2 g/m3,H2O500 g/m3;煅烧尾气主要含有酸雾1000~2000mg/m3,SO310 g/m3,SO2500m g/m3,TiO20.15 g/m3,N254%,CO24%,H2O35%,O27%;废水含酸量约为2%,废酸含酸20%;

硫酸亚铁本是一种较好的工业原料,但是由于量太大,因此而成为环保监察的重要对象之一。用钛渣代替钛精矿,可以彻底消除硫酸亚铁这个副产物,在硫酸短缺和价格攀升的大前提下钛渣应用将成为钛白生产厂的基本选择,从而大大消减硫酸亚铁的产生量。废酸治理是困扰国内众多硫酸法钛白生产企业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唯一的问题。最成功的当数德国拜耳公司的真空蒸发浓缩、龙莽的废酸生产磷肥、各硫酸厂的余热尾气(或高炉、转炉煤气、煅烧尾气)浓缩。

钛渣冶炼对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为一般粉尘、收尘渣、循环水、热空气、热粉尘、CO、CO2、SO2、煤气、热辐射、强电辐射和噪声等,主要表现为对大气环境和周围人群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明显,一定程度促使气候变暖。必须以大型密闭电炉带动环保节能减排,促进钛白清洁生产。

攀枝花精四氯化钛和金属钛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钒钛产业园区,生产能力保持在12万t/a左右,目前还有一些厂家准备新上生产线,主要污染物包括氯化渣、尾氯、热空气、除钒渣、硅化物、氯化铁、盐酸雾、洗渣水、熔盐渣和废耐火材料等,特别是非热平衡状态排渣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对大气环境和周围人群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尾氯对生物损害较大。必须强化工艺管理,对危废渣储存采取专业渣场,对绝泄露危害。                                                                                        

4.4钛产业布局不合理,需要科学有序规划

由于发展过程和布点受不同时期政策导向影响,地域选择遍及攀枝花两区两县,存在产品取向低档化和先进工艺技术缺失等问题,终端产品设置不合理,已有钛产业布局分散,配套无法集中,缺乏科学有序规划。

钛产业已经成为攀枝花的支柱产业,钛产业及其配套产业在攀枝花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必须通过攀枝花钛资源开发状态和钛技术发展水平科学规划钛产业发展目标,按照钒钛之都建设要求发布钛资源利用规划、钛产业布局安排、钛产品规划和钛产业配套发展规划,制定钛科技创新政策,鼓励自主创新,出台重点矿产开发政策法规,在国家环保-能源-减排政策框架内支持钛新项目,围绕产业钛项目群发展交通运输和建设货场渣场,矿山开发应立足矿物利用、复垦及水土保持发展钛循环经济,对满足国家相关要求的企业依法授予地权产权证照,按照重点矿产资源开发和新材料向国家省政府争取税收金融政策。

4.5资金制约、人才制约和技术制约导致产业水平低下

钛产业具有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受资金实力影响,完成初次规模化投资后,多数企业发展资金和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企业发展和企业运转对产品利润依赖较深,原材料涨价、部分原材料有效供给不足以及环保投入增加侵蚀企业利润,无法有效开展技术开发和能力扩张,导致技术质量和产品质量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差距拉大,影响产业市场运行水平,高端产品和先进工艺缺失,如高档硫酸法金红石钛白、氯化钛白和钛深加工暂缺,在钛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政府政策性金融财税支持,加快工业产权和工业地权发证速度,建立融资贷款平台和产权交易平台;政府部门缺位和服务水平层次不齐,企业不同程度感受到经济和精神压力,影响钛产业发展环境建设,不利于钛产业的长远发展,政府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创造钛产业发展环境;人才成本和人才流动给钛产业形成压力,对钛系列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管理统筹和环境保护具有深刻影响力的人才成本看涨,人才流动带动了技术交流和产业水平提高,但也给企业带来压力和挑战;专业化技术中心构建迟缓导致技术来源和技术创新水平无法对产业升级形成有效支撑,造成钛产业发展不足,影响钛产业水平提高和做大做强。

5建议

对于攀枝花钛产业发展而言,必须突出钛资源比较优势和特点,通过努力形成钛原料、钛白和钛合金产业能力,全力建设钒钛之都和打造攀枝花钛产业经济品牌。

5.1处理好五个关系

政府在钛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努力处理好几个关系:

——要把钛产业发展规划定位建立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处理好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关系,避免发展的盲目性;

——抓好钛产业升级,把握好钛产业升级和钛产品数量扩张的关系,形成与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钛产业基础,不断完善产业结构;
0